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公默先生 宋 · 王向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六、《宋史》卷四三二《王向传》、《皇朝文鉴》卷一五○
公议先生刚直任气,好议论,取当世是非辨明,游梁、宋间,不得意,去居颍,其徒从者百人。
居二年,与其徒谋,又去颍。
弟子任意对曰:「先生无复念去也。
弟子从先生久矣,亦各厌行役。
先生舍颍为居庐,少有生计。
主人公贤,遇先生不浅薄,今又去之,弟子未见先生止处也。
先生岂薄颍邪」?
公议先生曰:「来,吾语尔!
君子贵行道信于世,不信贵容,不容贵去,古之辟世、辟地、辟色、辟言是也。
吾行年三十,立节循名,被服先王,究穷六经。
顽钝晚成,所得无几;
张罗大纲,漏略零细。
校其所见,未为完人。
岂敢自忘,冀用于世?
予所厌苦,正谓不容。
予行世间,波混流同。
予誉不至,予毁日隆。
小人凿空,造事形迹;
侵排万端,地隘天侧。
《诗》不云乎,『谗人罔极』。
主人明恕,故未见疑。
不幸去我,来者谓谁?
谗一日效,我终颠危。
智者利身,远害全德。
不如亟行,以适异国」。
语已,任意对曰:「先生无言也。
意辈弟子尝窃论先生乐取怨憎,为人所难,不知不乐也。
今定不乐,先生知所以取之乎?
先生聪明才能,过人远甚,而刺口论世事,立是立非,其间不容豪发
又以公议名,此人之怨府也。
《传》曰:『议人者不得其死』。
先生忧之是也,其去未是。
意有三事为先生计,先生幸听意,不必行;
不听,先生虽去绝海,未见先生安也」。
公议先生彊舌不语,下视任意,目不转。
移时,卒问任意,对曰:「人之肺肝,安得可视。
高出重泉,险不足比。
闻善于彼,阳誉阴非,反背复憎,诋笑纵横。
得其细过,声张口播,缘饰百端,德败行破。
自然是人,贱彼善我。
意策之三,此为最上者也。
先生能用之乎」?
公议先生曰:「不能,尔试言其次者」。
对曰:「捐弃骨肉,佯狂而去,令世人不复顾忌。
此策之次者,先生能用之乎」?
公议先生曰:「不能,尔试言其又次者」。
对曰:「先生之行己,视世人所不逮何等也!
曾未得称高世,而诋诃锋起,几不得与妄庸人伍者,良以口祸也。
先生能不好议而好默,是非不及口而心存焉,何疾于不容?
此策之最下者也,先生能用之乎」?
公议先生喟然叹曰:「吁,吾为尔用下策也」。
任意乃大笑,顾其徒曰:「宜吾先生之病于世也。
吾三策之,卒取其下者矣」。
弟子阳思曰:「今日非任意,先生不可得留」。
与其徒谢意,更因意请去「公议」为公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