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中大夫致仕石公墓志铭元祐八年十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宋名卿,蜀之纯德君子,中大夫致仕石公,享年九十有三,以元祐六年十月某日终于眉州私第之正寝。
八年十月某日,葬于眉山县怀德乡先茔之次,礼也。
维石氏出万石君之后,唐有仲览者,仕至兵部郎。
又六世,曰藏用,大历中羽林大将军,善星纬之学,当朱泚未乱时,已告老,尝谓家人曰:「天下将有变,惟蜀稍安」。
乃携孥而西,依其亲眉州刺史李滈,遂家焉,至公七世矣。
曾祖瑭,隐居守道,爵禄不及。
昌龄,累赠屯田员外郎
待举,赠至开府仪同三司
公讳洵直,字居正
幼有志操,彊学力文,为辞章清赡尚理。
进士,声称翕然。
景祐元年甲科,释褐知泾州保定县
又知并之祁县通判遂、并二州,守凤、归、成、陵、彭五郡,分司南京,遂谢事。
秘书省校书郎五转至太常博士,又八迁为光禄卿
官制行,易中大夫
封开国侯,积勋上柱国,以三品服终。
此出处之大概也。
始,人去五代乱,俗未向儒,屯田君即其居构层台以储书,以经术教子弟,里人化之,弦诵日闻,号「书台石家」。
有子待闻,卒其业,咸平中进士第,又登贤良方正科
志大言高,与世多忤,仕竟不显,终检校水部员外郎,乃公之季父也。
公以性质之美,家法之良,深滀厚养,完就德器。
刚不暴于容貌,柔不混于履趣,平居恂恂然,即之甚温,及其遇事决可否,则莫亢其勇。
成州时,宽恤民力之诏下,部使遣官行郡,有杨士元者,持檄而至,作气势,事求索,重为民病。
公以状白转运使,即召之还。
李元瑜者,天资憸刻人也,知彭州永昌县为公属吏,忽就领常平事,辄依法逞其私,傲上凌下,无愧耻,锐意戕剥。
公以理解譬,使之驯伏,卒无所施,一郡不被其毒。
陵之医挟其技,犯分抵禁,诈为疾,幸恩霈以免,公一日引而榜之。
彭之巫诉于郡僚,构淫祠,诓俗以祸福,公收而置之法。
其敏决举类此,识者畏其勇力。
其少时能安贫重义,不求茍得,既贵,益坚如初。
在我者约,故于物不扰。
秭归漆林之饶,官吏多为髹器,以广资用,耗地产,夺民利,上下习以成俗。
公一切罢去,邦人蒙其惠,殿中御史张唐英因撰漆民语,刻石纪之。
陵阳圭田之入,素号优腆,不问岁美恶,倚办较吏,务登其赢,公尽革之,后人遵以为常,君子服其廉。
夫勇则识者畏,廉则君子服,然皆公之小者、近者,其大且远者,盖未尝发也。
窃尝论之,公少而博学,举进士,为天下第六,风度清懿,从政知治体,茍少露馀蕴以示众,或有资地可凭藉,则推志及物,利泽滋广,功名将赫然,岂特数郡而已!
惟其信道甚笃,处己甚重,待外物甚轻,安晦静默,宝其所有以为高,世所谓进取荣利者,未尝萌于心,出于口,是故人无知者,卒不巨用,亦未尝有毫发不满之意。
其高标令节,足以立懦夫,敦薄俗,乡党赖以主风教,多士仰以为师式,其顾视悖义丧耻,以侥倖锱铢之进者,如粪土也。
公既退休,终日闭门,泊然无所营,不与俗子交。
即城南旧圃为亭沼,植名花异卉,每乘舆往游其间,以诗酒为娱。
其诗尤平畅閒澹,无一语及荣辱。
大中大夫程公浚史公瑜亦已引年,庞眉鹤发,安车相还往,燕喜赓唱,里人敬之,号「三卿」。
凡如此者二十年,此又非世俗之所能享也。
与夫驰骋于名利之场,一絓世网,终身不复出,回首故乡如逆旅,心欲奋飞而迹不能者,楚乐盖异矣,所得孰为轻重哉!
进退岂不裕哉!
公娶苏氏,累封仁寿郡君,先卒几年。
子二人:长景修宣义郎、知嘉州洪雅县;
次咏,嘉州军事推官、监蜀州陶坝镇,皆亡。
女一人,适朝奉郎郭子皋
孙三人:顺之,承务郎
延之,太庙斋郎
元之,尚幼。
孙女六人:长适进士程舆,次适蜀州永康县苏某,馀未字。
水部有三子,伯与季皆早世,公既贵,各官其一子,田畴室庐均而畀之,尤见其雍睦也。
元祐初,陶为谏官,议事及权贵,得请补外,公之从孙朝奉君嗣庆具以本末告公,公曰:「士之所养有素,动而得一善足矣,安俟其馀」?
斯言其知我哉!
及公将葬,朝奉君状公平生行业,求志其墓,其敢辞乎?
铭曰:
十寻之木,或植于荒,所立不高,视以为常。
我固不竞,谁其度量。
不剖而尊彝,不削而栋梁,不弊于刻剜,不罹于斧斨。
根坚干老,惟日之长。
彼自曰胜,此庸何伤。
所贵在德,久而不忘(《净德集》卷二二。)
永昌:疑为「唐昌」之误,彭州唐昌县而无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