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叔父临川王君墓志铭1055年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一四、《临川先生文集》卷九三、《文章正宗》续集卷一○、《文章辨体汇选》卷七○九、道光《仪徵县志》卷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孔子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之孝,固有等矣。
至其以事亲为始而能竭吾才,则自圣人至于士,其可以无憾焉一也。
余叔父讳师锡,字某
少孤,则致孝于其母,忧悲愉乐不主己,以其母而已。
学于他州,凡被服、食饮、玩好之物,苟可以惬吾母而力能有之者,皆聚以归,虽甚劳窘,终不废。
丰其母以及其昆弟、姑姊妹,不敢爱其力之所能得;
约其身以及其妻子,不敢歉其意之所欲为。
其外行,则自乡党邻里及其尝所与游之人,莫不得其欢心。
其不幸而早死也,则莫不为之悲伤叹息。
夫其所以事亲能如此,虽有不至,其亦可以无憾矣。
自庠序聘举之法坏,而国论不及乎闺门之隐,士之务本者,常诎于浮华浅薄之材。
故余叔父之卒,年三十七,数以进士试于有司,而犹不得禄赐以宽一日之养焉。
而世之论士也,以茍难为贤,而余叔父之孝,又未有以过古之中制也,以故世之称其行者亦少焉。
盖以叔父自为,则由外至者,吾无意于其间可也。
自君子之在势者观之,使为善者不得职而无以成名,则中材何以勉焉?
悲夫!
叔父娶朱氏,子男一人,某,女子一人,皆尚幼。
其葬也,以至和四年祔于真州某县某乡铜山之原皇考谏议公之兆。
为铭,铭曰:
夭孰为之?
穷孰为之?
为吾能为,已矣无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