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原教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五、《临川先生文集》卷六九、《文章类选》卷一九、《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三五、《宋元学案》卷九八
善教者藏其用,民化上而不知所以教之之源。
不善教者反此,民知所以教之之源,而不诚化上之意。
善教者之为教也,致吾义忠,而天下之君臣义且忠矣;
致吾孝慈,而天下之父子孝且慈矣;
致吾恩于兄弟,而天下之兄弟相为恩矣;
致吾礼于夫妇,而天下之夫妇相为礼矣。
天下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皆吾教也。
民则曰:「我何赖于彼哉」?
此谓化上而不知所以教之之源也。
不善教者之为教也,不此之务,而暴为之制,烦为之防,劬劬于法令诰戒之间,藏于府,宪于市,属民于鄙野,必曰臣而臣,君而君,子而子,父而父,兄弟者无失其为兄弟也,夫妇者无失其为夫妇也,率是也有赏,不然则罪。
乡闾之师,族酂之长,疏者时读,密者日告,若是其悉矣。
顾有不服教而附于刑者,于是嘉石以惭之,圜土以苦之,甚者弃之于市朝,放之于裔末,卒不可以已也。
此谓民知所以教之之源,而不诚化上之意也。
善教者浃于民心,而耳目无闻焉,以道扰民者也。
不善教者施于民之耳目,而求浃于心,以道强民者也。
扰之为言,犹山薮之扰毛羽,川泽之扰鳞介也,岂有制哉?
自然然耳。
强之为言,其犹囿毛羽、沼鳞介乎!
一失其制,脱然逝矣。
噫!
古之所以为古,无闻焉,由前而已矣;
今之所以不为古,无闻焉,由后而已矣。
或曰:「法令诰戒不足以为教乎」?
曰:「法令诰戒,文也,吾云尔者,本也,失其本,而求之文,吾不知其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