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蒋侍郎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六、《王文公文集》卷二
某尝读《易》,见《晋》之初六曰:「晋如摧如,贞吉。
罔孚,裕,无咎」。
此谓离明在上,己往应之。
然处卦之初,道未章著,上虽明照,而未之信,故摧如不进,宽裕以待其时也。
又《比》之上六曰:「比之无首,凶」。
此谓九五居中,为上下之主,众皆亲比,而己独后期,时过道穷,则人所不与也。
斯则圣人赜必然之理,寓卦象以示人事,欲人进退以时,不为妄动。
时未可而进谓之躁,躁则事不审而上必疑;
时可进而不进谓之缓,缓则事不及而上必违。
诚如是,是上之人非无待下之意,由乎在下者动之不以时,干之不以道,不得中行而然耳。
夫读圣人之书,师圣人之道,约而为事业,奋而为文辞,而又胸中所蕴,异乎世俗之所尚。
凡闻当世贤公卿大夫之名,则必蕲一见,以卜特达之知,庶乎道有所闻,而志有所展。
其于进退之理,可以不观时乎?
故自执事下车受署,于兹数月,士之籍于郡者,皆获见于左右。
然某独以区区之质,保在逆旅,适当宇下,屏息退处,终未能伏谒麾棨。
岂无意乎?
盖以声迹沈下,最处疏贱,旧未为执事之知。
加公庭兼视之初,宾游接武之际,虽神明之政,尚或未周。
某当是之时,茍一而进,则才之与否,窃虑未察,故《晋》之义有「摧如」之退也。
执事聪明视德,悉已周洽,风俗之美恶,士流之能否,皆得而知之矣。
况复侧耹执事屡以羁齿挂于馀论。
某当此之时,茍不自进,是在《比》之义,有后失之凶也。
故窃自蹈于二卦之象,当可进之时,得其中而行之,则或几于圣人之训矣。
恭维执事禀天正气,为朝名臣,以文雅蹇谔,简在上意。
是以出入台阁践履中外,朝廷百执事、天下之人,孰不惮执事之威名,服执事之德望,谓师尹庶士,坯冶群品,天子用之,期于匪久。
虽某居丧之制,越在草土,厌冠苞屦,不入公门,茍候外除,然后请于左右,倏然朝廷走一封之传,升执事于严近,与诸公对掌机政,召和气于天下,则必廉隅之上,体貌之殊绝,廊庙之间,贵贱之不接。
某于是时,愿拜风采,则无因而至前矣。
今所以道可进之时,不以丧礼自忌,直诣铃下,期一拜伏者,诚以斯时之难得会也。
执事必以某进得其时,于道无所戾,赐之坐次,察其言行,若乃时政之得失,国家之大体,虽不能尽识其所底,至于前古之盛鉴,圣贤之大意,亦少见其素蕴焉,而某受知于执事,岂止于兹乎?
冀异时执事陶镕之下,庶或裨于均政之万一。
言质意直,干浼英听,无任惶越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