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新修东府 北宋 · 陈绎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二、《皇朝文鉴》卷八一、《汴京遗迹志》卷一五、《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九六、《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九○、《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卷五八
中书,政事本也;
宰相三公官也。
官不必备,唯其人,匪其人不居。
且体貌大臣,礼重而庄,物采显庸,宜备而称,岂曰私其人哉。
盖所与坐而论道,不下席而致太平之功者,二三执政而已。
国朝以来,尚袭唐故,大臣多不及建里第,而僦居民间,至距城数里之外,东西南北,回远不相接也。
四方奏书,缓急报闻,吏卒持走,遍历诸第。
一有漏露,稽违失亡,其可逮乎?
而又暑寒雨风,晨趋暮还,舆卫驺呵,导从前后,搢绅士大夫造请,纷驰于里巷坊曲之隘,甚非尊严体貌之观也。
今禁卫三帅率有公廨,庶官省寺亦或有居,而独大臣不列府舍。
每朝则待漏阙门之次,入则议政殿上,退即听事,群有司公见请白可否。
少休,吏史抱文书环几案,左右颉颃以进,至日下昼数刻始归。
夫以王城辇毂之大,其制度之阙如此。
乃出圣画,新创二府,亲遣中人度地于阙之西南,轮广方制,房皇钩折,绘图以闻。
即刊定于禁中,申命三司,饬吏庀司,计工程材,役不妨时,费不病官。
熙宁三年秋七月兴作东西府凡八位,总千二百楹。
明年秋八月东府四位成,诏知制诰为之记。
臣拜手稽首,以书日月工实之次。
谨按三代盛王,繇礼义之政,至于周而大备。
文章典刑,物采位叙,炜然见于朝廷之表。
公卿内外,居有室宅,上不为过侈,下不为茍约。
出则宠之淑旂龙章钩膺之驾,入则具之列鼎蒲筵粉纯之居。
仰而视其宫,则有欀题之砻密;
俯而摄其衣,则有衮舄之严丽。
且谓不如是不足以待其人,非其人不足以相天下之政。
故其取予屈舒,厚薄等衰,一谓之天秩。
先王之泽既竭,能道古人之言者起,以其私学蔽尚,迷谬世俗,虽有志之主厌然,而所慕者不过耳目之所习,呴呴而望其下者益卑。
西汉去治世未远,开丞相府四,出门无阑,不设铃,不惊鼓,深大宏远,无有限节。
郡国守长吏得以岁上计事。
国有大议,车驾亦亲幸而临听焉。
然其议不过军功武爵、期会督责之故。
至于东汉,仍建公府苍龙阙东偏,其制度虽存,而称号不复于当时。
盖用人授位出于一切,其烦文虚器、隆杀存亡者,亦无足以系政事之重轻。
宋兴之初,平定四方,烜耀神武,遂一宇内,颇用战勋伐阅将帅之人。
浸久而安,生民乐嬉,百年之间,轨迹运行,将臣相臣,夜寐夙兴,罔敢有懈。
皇帝临位,躬揽权纲,显白训义,图惟先王治理之实,置府设属,大放古制,文武弛张,名器有等,大小尊卑,靡不遵序。
夫名者礼之分也,位者处其名之器也。
名既正,然后任责之理得,而百事修明;
名不正,则任责之理废,而百事隳。
必使望其器可以知其职,问其职可以知其人。
书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是繇天子任大臣以道,而率作兴事,罔不喜乐赓歌,卒起乎治功之隆。
盖君臣会遇,千载之甚盛德也。
若乃圣作物睹,宣耀典训,垂万世之丕则,考不磨之斯文,其不在二府之制,而在道德之意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