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朝奉郎太常博士张君墓志铭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八、《苏魏公文集》卷五八
毗陵张君,讳奕字源明
庆历六年进士擢乙科,解褐试秘书省校书郎,连调太平、台州军事二推官,权洪州观察推官,用荐者章,引对于延和殿,改著作佐郎,又用三司使蔡公奏,为三部推勘公事。
今天子即位,推恩迁秘书丞,考课进太常博士
治平三年五月某日卒于京师之僦舍。
其孤中行请舟载丧南归,即用某年某月某日甲子葬于无锡县某乡某原,从大墓也。
张氏世居无锡,以善治生产名乡里,至君而超然自喜,从诸生游,学经史、为词章以取科第,固已为士友所奇矣。
及其从宦,专力尘事,课簿书,持文法,所居以善称,兹又人之难能者。
台州大水,坏城郭,居民奔避无地,君与同僚日夜走涂潦间为乡导,使人去卑就燥。
又躬督役事,虽极疲顿,亦不少憩,而堤防遂完,城中脱垫溺之患者,君之力居多。
洪之属邑,有盗纵火焚人庐舍者,亡三年矣。
一旦获贼,即讯,款服。
问其火具,曰:「始以瓦盎藏火至其家,又以彗然而焚之」。
问二物之所存,则曰:「瘗于某所」,验之信然。
既具狱,君独疑有冤,因谓狱吏曰:「盗亡三年,而所瘗之盎视之犹新,此殆非实耳」。
于是吏再穷治之,果得枉状而免之。
司狱号最繁者,日以数百萃庭下,其间系财赂之出入,枝连蔓引,枉直不可遽辨。
君皆推穷本原,审覈情伪,事小戾则白所部辨析反覆,或累日不已。
上官始偕谓君滞懦不任事,既而察其情,至而从其初议。
非夫纯明于中而不挠于外者,渠能持守如是耶?
君居乡里,事继母以孝谨闻,友于兄弟,门内雍睦,人称其家检。
性尤乐善,人所有长,必推挹嘉叹,谓己不若。
家之小史张某者,奉事谨畏,君谓为可教,因勉以学。
昼则亲授经义,暮则使为文辞,如是者久之,卒至于成就而遣去。
后十年,亦登进士第,今为金坛主簿
君虽出富室,而从宦于外,惟倚禄为养,有不足未尝取于家,故病且死,其医药棺具犹有不备者,由是士大夫多叹其廉且介也。
始,君之先世未有仕进者,逮君登朝,缘郊祀恩追赠其父讳莹为大理评事,追封其母陈氏为仙游县太君,其继母汤氏为寿安县太君,其配朱氏为仁和县,庇其族人追胥力役之事者不一。
夫人能自奋力学,其效乃如此,诚足以劝乡闾为善者也。
君二子:长即中行,亦知向学;
次曰梁卿,后君十五日而夭。
三女:一适邑人陈充,一适进士李毅,一幼在家。
君之葬也,同年生严叔堪论次其履历与行能,邀铭于予。
予官计省,接君弥年,每相过从,语公家外,时论理道,听其言亹亹有绪,未尝及名利,观其所守,诚宜书之。
于是作铭以刻其墓石云:
猗张君,行懿醇。
出民庐,仕朝伦。
守道固,服职勤。
从知己,干剧繁。
治众狱,无冤人。
志方展,命已沦。
丧南归,圹江濆。
刊厥美,载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