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庆历三年闰九月1077年12月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四、《苏魏公文集》卷五四 创作地点: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
皇城使雅州刺史姚君兕,与其弟西上閤门使英州刺史麟,既葬其先府君三十有五年矣。
会天子熙宁十年冬十一月,亲郊肆赦,推恩在廷,得以追贲先世如故事。
于是列上府君前此所赠官,加赠某卫大将军
制书始下,伯仲相语曰:「著令三品,得立碑墓左。
我先人以忠义死于国事,关陇莫不称其大节。
虽壮年凶阏,不克终其功名,而吾兄弟幸得承绪馀,班朝列,蒙国厚恩,漏及泉壤者数四矣。
然而丘墓未表,神道不严,非所以旌功烈而崇孝思」。
乃状其阀阅,丐铭史氏。
时予适与英州同使临潢,每接绪谈,必及先世。
因得详其本末,遂揭辞于螭石云。
将军讳宝字某
家世五原人
父讳某,少以武健称,其挽强中远,盖有绝于人者,故乡里皆以硬弓目之。
羌人与相遇,辄惴慄不敢校。
景德元年曹武穆公玮镇戎,知其可任,召与语曰:「若知六盘山西良田万顷,久陷敌强,若能以力开拓归中原,则世为边圉将,不亦善乎」!
于是发私财募五原子弟千馀人,大城陇干,遂辟其西境四十里,筑垒其旁,土人谓之姚氏堡。
曹公嘉之,为四寨民兵巡检,后敌使南牧隆消河。
有劳闻于朝廷,未推赏而卒。
关、陇之人咸谓功显名晦,必将有后,繁衍之泽,其在将军
将军好学知书,长于骑射,以翘勇继父任。
前后降党留生羌,破烟景云等番部,功名居最。
守将连章荐其材武,仁宗皇帝召对便殿,擢左侍禁陇干都巡检
时元昊负固,西师连年不解,将军独乘一障,志期自效。
康定元年春,贼欲由东沿川,乘夜寇边掠近山居民。
将军得其要领,阴募死士。
至期伏隘路,纵贼入境。
居民悉迁避他境,贼无所得。
既归伏发,鼓噪迎击,斩馘甚众。
其获生口,悉留不杀,亦不自言功。
由是边人叹服,而谓有阴德。
前后大小三十馀战,皆为先登。
体被数十创,而勇气不詟。
亲友或勉之云:「数以孤军当贼锋,万一失利,饵敌何益?
异时遇寇,宜稍居后殿,以奇谋破敌,足以邀美利,不失为良将也」。
将军以谓凡被坚执锐者,望敌闻声,便当奋击,何暇自营顾虑,而以躯命为计乎!
茍不负国家,虽死寇雠,吾得其所矣。
定川之战,泾原副帅葛公怀敏与敌较者十馀日,官军不利,将军同陷于贼。
朝廷恻伤,优制赠某卫将军,厚恤其家,官诸子弟者几人。
是役也,虽军师失律,偏帅不返,而杀略敌骑,破荡区落,盖亦相当。
自是元昊势益窘矣。
未几遂有纳降之请,则诸将死战,功不为薄。
呜呼!
古所谓名将帅者,或建殊功,或立奇节,或自致富贵,或不脱患祸。
盖义之所在,不以胜败为重轻。
将军起疆陲,捍边圉,虽不能俘戎首、覆敌巢以成其宿志;
然躬当矢石,卒死敌境,顾其平日自誓之志,是岂茍免以蹈不义者耶?
古人所谓援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者,其将军之谓乎!
其后二子以才略相继取贵仕,七孙皆用战多补官,抑由忠义之训,贻谋来叶,卒如陇人之言云耳。
夫人同郡杜氏,实生三子:仲曰熙,早卒;
兕、麟,孟、季也。
封寿安县太君,以熙宁八年二月于秦州季子官舍。
其妇德家范,具于泾原龙图阁直学士王公才叔之志焉。
将军庆历二年冬十月二十二日殁于阵,以明年闰九月某日葬于朝那县中安堡陇络川之北峞。
杜夫人后亦合祔其圹。
铭曰:
四序殊时,五方异土。
霜秋气劲,崆峒人武。
孽不庭,王师濯泾。
有帅有士,作我长城
章圣世,武穆作帅。
殪迁拊明,威肃遐裔。
帅之爪牙,姚出良家。
开斥土境,隶我中华。
仁宗伐叛,平阳血战。
将军从之,卒同死难。
我虽弃车,寇亦遁奔。
常念边戍,复许称藩。
人道所贵,曰生与义。
义茍有在,死复何愧!
攘敌惟雄,尽节惟忠。
世亦有人,继成显庸。
矫矫嗣子,能济其美。
并收战多,偕取荣仕。
天子亲郊,推恩在朝,再颂恤典,贲彼泉蒿。
朝那故里,泾水之涘。
丘坟在焉,过者必止。
陇人有言,姚为壮门。
功名才武,父子昆弟。
定川之殿,众怀忿怨。
视被仇方,终期荡殄。
请碑道旁,以警诸羌。
忠义所激,人思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