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杨子聱隅先生祠堂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三九、《苏魏公文集》卷六四、嘉靖《惟扬志》卷三三、乾隆《江都县志》卷八、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二五、《宋元学案补遗》卷六
聱隅先生祠堂者,江都县承议郎罗君适所建也。
先生建安黄氏,讳晞字景微,年少时以有道称于闽中泉南陈侯靖、福唐陈侯绛在郡日,争以礼延请,躬率诸生试听讲义。
于时士人习尚章句,务为奇靡。
先生独好古学,不与众合,尝仿《论语》、《法言》,著书十篇,其发明圣贤道义之隐微,与古今治理之得失详矣。
自题其篇为《聱隅子欷歔琐微论》,其解曰:「聱隅者,𢬵物之名;
欷歔者,兼叹之声;
琐微者,述之之谓」。
盖自因言以显志也。
景祐中先生年四十矣,始随乡贡至礼部。
又上五十策,求应直言诏科,俱以后时,不得与试。
已而叹曰:「老大不偶若此,岂能复从诸少年校程式于场屋间乎?
可以逝矣!
然欲阅天下义理,观未见之书,莫若居京师为得计」。
遂僦舍僻处,而士子竞造其门。
先生之学无所不通,尤潜心者,《春秋》、《易》也。
其说以左氏凡例为得圣人之微,郑康成象数极天地之蕴。
学者校量攻击,终莫能穷奥穾。
丞相武宁章公以其乡人召置门下,权利所处,非所乐也。
时我先人方在台省,早闻其风,下榻以招之,先生欣然相就。
既一授馆,凡历五期。
某日与之游,切劘论难,愈久不穷。
后十馀年,某复仕朝廷。
先生犹居陋巷,晏如也。
又著《杨庭新论》十篇,其指陈当世之务,有若言《礼》、《乐》述作之所由,则《太常寺卿论》是矣;
言郡国武备之废置,则《九州刺史论》是矣。
馀篇悉然。
盖欲见于行事者也。
方是时,公卿大夫交章论荐者数十人。
朝廷用丞相韩魏公言,将以为国子监直讲
先生自谢于富丞相曰:「老生岂任仕宦者耶?
必不可辞,愿得七品閒官还南方足矣」。
仁宗皇帝闻而异之,特诏授太学助教致仕,从其志也。
嘉祐二年四月,无疾卒于隆和坊僦舍。
死之日,囊无馀赀,惟所蓄书数万卷存焉。
一子在远,不及治命。
门人范迁、张粤议以某为知先生之深者,宜主其后,走仆来告。
某即日往哭其尸,为买棺就殓,且谋寄骨郊寺。
翌日,魏公遣使为干殡具,又奠之以文。
其略曰:「先生之道德不用于朝,宰相之过也」。
闻者莫不痛先生之有时无命,而称魏公之推贤抑己也。
未几,其子某自南方来,挈旅榇、载遗书以去,过江都,稿殡于杨子寺后圃。
既而交游故人共为复土,就葬其地。
其未葬也,川陆之经由者,识与不识,皆过其下,咨嗟留连,或为歌诗哀辞,或书名屋壁,至于木肤簳,题记殆遍。
其无位而得民,至诚而感物,近世未有也。
罗君涖邑之始,首来奠谒。
因览封鬣,黯然悽怆。
且谓大儒不祀,后世何观。
汝南先贤,列城图其像;
有吴君子,仲尼表其墓。
思人尚德,由古而然。
于是即其故墟,规度馀地,增土于上者几仞,而构堂其旁者几椽,设像中楹,俨乎惟肖。
凡材力之费,悉出俸泉,不劳于人,已日而就。
兆域有表,松槚有序,所以示乎来者,盖有激于风义。
落成之日,远近来观且欲记其经始之由,载其始卒之行,刻诸金石,托文旧交。
予惟先生之道,生不得亟行于时,死而有名卿巨公周恤其后事。
岁月久矣,馀芳邈焉。
又有贤令宰为之封植幽壤,表章令名。
则后来之人有践斯地,登斯堂,挹先生之遗风,知大雅之不改,虽绵祀寖远,栋宇其颓,又将继而新之,庙食兹邦,垂范来裔。
孰谓先生无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