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士相见义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八九、《公是集》卷三七、《国朝文鉴》卷一○一、《三续古文奇赏》卷一九、《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二三五、《古今图书集成》交谊典卷三八、《古文渊鉴》卷四八、《江右文钞》卷一
自天子至于庶人,皆有挚。
挚者,致也,所以致其志也。
天子之挚鬯,诸侯玉,卿羔,大夫雁,士雉。
鬯也者,言德之远闻也;
玉也者,言一度不易也;
羔也者,言柔而有礼也;
鬯也者,言进退之时也;
雉也者,言死其节也。
故天子以远德为志,诸侯以一度为志,卿以有礼为志,大夫以进退为志,士以死节为志。
明乎志之义,而天下治矣。
故执斯挚也者,执斯志者也。
君之挚以事神,臣之挚以养人。
惟君受挚者,惟君受养也。
非其君则辞挚,不敢当养也。
古者,非其君不仕,非其师不学,非其人不友,非其大夫不见。
士相见之礼,必依于介绍,以言其不茍合者也。
必依于挚,以言其以道亲也。
茍而合,惟小人而不耻者能之。
君子可见也,不可屈也;
可亲也,不可狎也;
可远也,不可疏也。
宾至门,主人三辞见。
宾称挚,主人三辞挚。
所以致尊严也。
大夫以礼相接,士以礼相谕,庶人以礼相同。
然而争夺兴于末者,未之有也。
人茍为悦而相亲若者未必争,茍为简而相亲若者末必怨。
是故士相见之礼者,人道之大端,所以使人重其身,而毋迩于辱也;
所以使人审其交,而无迩于祸也。
惟仕于君者,召而往;
未仕而见于君者,冠而奠挚。
在邦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茅之臣,君虽召不往也。
是故虽有南面之贵,千乘之富,士之所以结者,礼义而已矣,利不足称焉。
刑罚行于国,所诛者好利之人也,未有好利而俗不乱者也。
无介而相见,君子以为谄。
故诸侯大国九介,次国七介,小国五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