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与吴九论武学书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八二、《公是集》卷四三、《皇朝文鉴》卷一一五、《文章辨体汇选》卷二二四、《古文渊鉴》卷四八、《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一一九
前此有人自京师至,言朝廷制作武舞,教之庠中者。
小人窃喜,以为太祖太宗功业轶三王,德厚侔天地,而庙乐未立,雅颂未备。
公卿大夫乃宜冬不裘,夏不,而日夜谋之,所以使名声洋溢,与万世无穷,百姓有以咏歌,四夷有以观听也。
而阔然寖久,功烈掩塞。
是以天子感焉,百作乐崇德,以荐之宗庙,肆之上帝矣。
周室既衰,管弦之书遂亡,于今千岁焉,而吾徒乃且复得阅其蹈厉,亲其文物,是千一之会也。
以足下方为学官,所以欣然奉书,求粗问制度,亦欲夸动下国,奋扬辉光。
今辱来讯,乃知传者之误。
而国家自以边鄙未靖,故立武学,以校骁鸷之士,孙、吴之俦。
小人失望,又重感叹。
昔三代之王建辟雍,成均以敦化者,峨冠缝掖之人,居则有序。
其术《诗》、《书》、《礼》、《乐》,其志文、行、忠、信,是以无鄙倍之色,斗争之声。
犹惧其未也,故贱诈谋,爵人以德,褒人以义,轨度其信,壹以待人。
故曰:「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
民知所底,而无贰心。
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曾未闻夫武学之制也。
夫缦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按剑而疾视者,此所谓勇力之人也。
将教之以术,而动之以利,其可得不为其容乎?
为其容,可得无变其俗乎?
吾恐虽有智者,未易善其后也。
而况博士之职,广弟子之员,本之不知,教化其寖弱矣。
战国之时,天下竞于驰鹜,于是乎有纵横之师,技击之学,以相残也。
虽私议巷说,有司不及,然风俗由是以薄,祸乱由是以长,学者之所甚疾,仁人之所忧而辨也。
若之何其效之?
且昔先王务教胄子以道,而不及武者,非无四夷之患,诚恐示民以佻也。
今既示之佻矣,道其已乎?
四方之人何观焉?
且足下预其议而不能救欤?
吾所甚惑也。
足下书曰:时事日新,恨不我见。
此独非新事乎?
吾既见之矣,故聊以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