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本朝政要策上 其十九 汴水1049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
昔禹于荣泽下分大河为阴沟,出之淮泗,至浚仪西北,复分二渠。
其后或曰鸿沟始皇疏之以灌魏郡者是也。
或曰浪宕渠,自荥阳五池口来注鸿沟者是也。
或曰浚仪渠,汉明帝时,循河流故渎作渠,渠成,流注浚仪者是也。
或曰石门渠,灵帝时于敖城西北累石为门,以遏渠口者是也。
石门东合济水,与河渠东注,至敖山之北,而兼汴水,又东至荥阳之北,而旃然之水,东流入汴。
荥阳之西有广武二城,汴水自二城间小涧中东流而出,济水至此乃绝。
桓温将通之而不果者,晋太和之中也。
刘裕浚之,始有湍流奔注,而岸善溃塞,更疏凿以漕运者,义熙之间也。
皇甫谊发河南丁夫百万开之,起荥泽入淮,千有馀里,更名之曰通济渠者,隋大业之初也。
裴耀卿江南租船,自淮西北,曰鸿沟,转相输,纳于河阴、含嘉、太原等仓,凡三年,运米七百万石者,唐开元之际也,后世因其利焉。
太宗尝命张洎论著其兴凿漕运之本末如此,宋至道之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