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说苑目录序1067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二、《元丰类稿》卷一一、《说苑》附、《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七、《文章正宗》续集卷二、《文献通考》经籍考卷三六、《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四五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刘向所序《说苑》二十篇,《崇文总目》云:「今存者五篇,馀皆亡」。
臣从士大夫间得之者十有三篇,与旧为十有八篇,正其脱谬,疑者阙之,而叙其篇目曰:采传记、百家所载行事之迹,以为此书。
奏之欲以为法戒,然其所取,往往不当于理,故不得而不论也。
夫学者之于道,非知其大略之难也,知其精微之际固难矣。
孔子徒三千,其显者七十二人,皆高世之材也,然独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及回死,又以谓无好学者。
而回亦称夫子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子贡又以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则其精微之际,固难知久矣。
是以取舍不能无失于其间也,故曰「学然后知不足」,岂虚言哉!
学博矣,其著书及建言,尤欲有为于世,忘其枉己而为之者有矣,何其徇物者多而自为者少也,盖古之圣贤非不欲有为也,然而曰求之有道,得之有命。
孔子所至之邦,必闻其政,而子贡以谓非夫子之求之也,岂不求之有道哉?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
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岂不得之有命哉?
令向之出此,安于行止,以彼其志,能择其所学,以尽乎精微,则其所至未可量也。
是以孔子称古之学者为己,孟子称君子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岂汲汲于外哉?
之得失如此,亦学者之戒也。
故见之叙论,令读其书者,知考而择之也。
数困于谗而不改其操,与夫患失之者异矣,可谓有志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