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1077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四三、《元丰类稿》卷三三、《曾文定公集》卷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右,臣伏睹本州人试将作监主簿潘兴嗣,五岁以父任得官,二十二岁授江州德化县,不行。
熙宁二年,朝廷察其高,以为筠州军事推官,不就。
今年五十六岁,安于静退三十馀年。
臣窃以康定中徐复处士收用,辞不就,得官其一子。
王回、孙侔皆以幽潜见录,命下而已死,亦得官其一子。
李觏国子直讲退归死十年,亦得禄其后。
则国家之于激奖廉退,既肆其所守,又恩及其世,盖有故事。
今与王回同时见录之人有孙侔,而后又有兴嗣,处幽不改其操,皆已白首,然未有为上闻者,故其子独未蒙恩。
窃以康定至今几四十年,士之抗志于隐约,而为朝廷所知者,止此数人。
盖枯槁沉溺,其守至难,故其人至少。
为国家者,取而显之,使天下皆知士之特立无求于世者不为上之所遗,则自重者孰不勉?
浮竞者孰不悔?
可谓施约而劝博。
宠禄之所以励世,其实在此。
臣故敢以闻,伏惟陛下幸察。
兴嗣,躬难进之节,遭遇圣时,用王回、徐复、李为比,加恩其子,使斯人不卒穷于闾巷,足以明示天下。
兴嗣有子群,年二十六岁。
孙侔今家真州
谨状奏闻,伏候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