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熙宁四年作)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七、《司马公文集》卷七七
熙宁四年三月癸巳礼部尚书致仕张公年八十八,薨于冀州私第。
孤保孙状公之功行,遣使者洛阳,谓光曰:「公将以八月壬申葬,子为我铭公之墓」。
光既哭,自惟文辞鄙恶,不足发明公事业。
然婚媾累世,庶知公之志于佗人为详,用不敢辞。
公讳某,字诚之
其先家于深州,曾祖讳侑,祖讳光伟,赠太子中允
父讳文质,赠尚书左仆射
太原郡太君王氏。
仆射以上皆不仕,而家饶于财。
太平兴国中契丹屡入塞,仆射深州城恶,始徙居冀州明年深州陷。
公以景德二年进士第,历蜀州赵州司理,迁安肃军判官
天禧末,诏诠司以身言书判取士,应诏者五十馀人,唯二人中选,而公与其一。
由是除著作佐郎,知朝城县
寇忠悯公大名,于僚吏中待公独异,曰:「观君器业,他日必当远到」。
秩满,为开封府司录,出知将陵县通判雄州
王文康公御史中丞,荐公,自屯田员外郎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弹劾不避贵戚。
兵部员外郎判盐铁勾院
明道二年京东大饥,选公为转运使,赈救有方,优诏褒美,就赐紫衣金鱼。
间一岁,徙陕西,又徙河北,举按贪横,风迹益显。
景祐四年,入为户部副使
宝元元年,迁度支副使
寻元昊僭乱,西鄙骚动,诏以公为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
诸将争进攻取之策,公上言:「戎狄狂僭,自古有之。
今大兵出征,臣恐生民遍受其弊。
若元昊果有悛悔怀服之心,无佗邀求,虽名号未正,臣谓亦可阔略。
与其责虚名于戎狄,曷若拯实弊于生民也」?
朝廷虽不即从,其后绥抚元昊,亦略如公策。
康定元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
是时太夫人高年被疾,公难于远离而不敢辞,朝廷责公不即之官,复以待制泽州
明年,徙知成德军
遭太夫人忧,有诏起令视事,俄还学士职。
公上言:「契丹与元昊为婚,恐阴谋相首尾。
河北城久不治,宜留意」。
契丹聚兵塞上,求关南地。
庆历二年,诏以公为河北都转运使,悉城河北诸州。
契丹讲解,复知成德军
明年,自兵部郎中右谏议大夫,充河北都转运使
公辞以河北幸无事,愿以故官留成德,诏从之。
明年,徙知青州
间一岁,入知审官院,改知开封府
明年知成德军,未行,改河北都转运使
公上言:「恩州守臣非其人,州兵骄悍,恐有意外之变」。
不报。
俄徙陕西都转运使恩州兵王则果作乱,公坐失觉察,明年左迁知汀州
先是,冀州男子李教醉酒妄言,涉妖逆,事觉自经死,教兄扬为公婿,其怨家告扬父母因扬私属公得免缘坐,事下御史府案验,皆无实。
公犹以婚家落学士,自给事中降授左谏议大夫
初贬江南,寻徙知郴州
皇祐元年,复以给事中洪州
明年复为学士
在洪三年,入判流内铨知审官院,出知澶州
明年,徙河北都转运使
至和元年,徙知相州
明年知审官院
嘉祐元年,知邢州
明年告老,以吏部侍郎致仕。
家居凡十五年,遇英宗今上即位及郊礼恩,就迁三官,为礼部尚书
公性孝友,始罢蜀州归,得蜀中奇缯物,入门不以适私室,悉布之堂上,请太夫人及昆弟姊妹恣择取之。
常曰:「兄弟天之所生,譬如手足,不可离绝
妻妾乃外舍之人,奈何用外人而断手足乎」?
宗族虽甚疏远,其贫窭者无不收恤,男女孤嫠者皆为之婚嫁,无一人失所者。
然为人庄重,虽家居常自整饬,衣冠不具,不以见子孙。
与语或至夜分,不命之坐。
闺门之内,肃然如官府,事小大皆有条理。
自始仕至终老,凡与宾友相接,常垂足危坐。
或燕饮终日逮夜,未尝稍轻倚有倦怠之色,佗人莫能为也。
其在官以精敏廉直为朝廷所知,故每有边警及灾害处,多以公当之,事无不集。
识量高远,能甄别人物,前后荐举僚吏数百人,讫无一人败官为累者。
翰林郑学士獬屡举进士不中,见公于洪州
公曰:「君科名当为天下第一,得自有时,勿以为忧」。
已而果然。
家本河北,不习舟楫,及谪官南方,极江湖之险,每值风涛,家人不胜愁恐。
公曰:「吾自省平生处心无可愧者,神明必将卫我,岂沉溺于此哉」!
怡然不以屑意。
在南方累年,夫人及子孙相继物故者数人。
冀州蒋偕尝有憾于公,乘公之谪,以事残破公家。
至伐墓中以治道路,佗人谓公罹此忧患,必不能济。
以道自宽,卒无恙而返。
为侬蛮所杀,家人或有快之者,公辄怒责。
公既纳政还乡里,熙宁初河北地大震,往往坏官府民居,公方食案上,器皆倾坠,左右奔散,公安坐自如,徐曰:「地震常理,何至惊遽如此」?
时河决枣彊,势逼州城,或劝公徙家邢州,公曰:「吾家众所望也,茍轻为举动,使一州吏民何以自安」?
卒不徙。
朝廷优礼旧德,五授其子保孙以冀州官。
保孙欲顺适公意,凡居处出入及燕待宾客,奉养供张之具,皆不减为二千石时,故公虽退居,不自觉异于昔日也。
年逾八十,耳目手足犹聪明轻利,饮食起居,壮者或不能及。
嗜读书,老而不衰,临终前一日,呼门生问西边用兵今何如?
朝廷法令无复变更否?
其忠爱之心,盖出天性,非有为而为之也。
讣闻,太常谥曰恭安
夫人永嘉郡刘氏,先公亡。
二男:长曰贻孙大理评事
次曰保孙,殿中丞
五女:长适前进士李扬,次适供备库副使贾世永,次适端明殿学士司马光,次适供备库使任永,次适历城主簿刘忠辅。
贻孙及适贾氏、刘氏女皆早卒。
公久在贵位,宗族用公荫补官者凡三十馀人。
铭曰:
福善之道,世或疑之。
以公而观,决无可疑。
仁不遗亲,忠不忘君。
立身谨严,当官恪勤。
入践台阁,出临藩服。
自少通显,逮于纳禄。
体强无疾,资用常充。
年垂九十,荣禄而终。
章绶累累,延于九族。
归从祖考,是谓全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