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程伯淳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一五、陈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六三、《张载集》附录、《邵氏闻见后录》卷六、《东都事略》卷一一四、《伊洛渊源录》卷六、雍正《陕西通志》卷九三、乾隆《眉县志》卷一四、乾隆《重修凤翔府志》卷一○、《司马温公年谱》卷六
光昨日承问及张子厚谥,仓卒奉对,以汉魏以来此例甚多,无不可者。
退而思之,有所未尽。
窃惟子厚平生用心,欲率今世之人复三代之礼者也。
汉魏以下,盖不足法。
《郊特牲》曰:「古者生无爵,死无谥」。
爵谓大夫以上者。
《檀弓》记礼所由失,以谓士之有诔自县贲父始。
子厚官比诸侯之大夫,则已贵,宜有谥矣。
然《曾子问》曰:「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
唯天子称天以诔之,诸侯相诔犹为非礼,况弟子而诔其师乎!
孔子之没,哀公诔之,不闻弟子复为之谥也。
子路欲使门人为臣,孔子以为欺天。
门人厚葬颜渊孔子叹不得视犹子也。
君子爱人以礼。
关中诸君欲谥子厚,而不合于古礼,非子厚之志。
与其以陈文范陶靖节、王文中子、孟贞曜为比,其尊之也,曷若以孔子为比乎?
关中诸君决疑于伯淳,而伯淳谦逊,博谋及于浅陋,不敢不尽所闻而献之,以备万一。
伯淳裁择而折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