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乞申明求谏诏书劄子六月十四日上,十八日进呈,依奏。)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司马公文集》卷四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七、《太平治迹统类》卷一八、《司马温公年谱》卷七
臣伏见皇帝陛下初临大宝,太皇太后陛下同断万机,侧身虚己,渴于求谏,于五月五日特下诏书,大开言路,此诚明主之先务,太平之本原也。
窃见中间有「若乃阴有所怀」至「是亦不得已也」一节,天下见者未达圣心,咸以为朝廷虽名求谏,实恶人论事,豫设科禁,有上言者,皆可以六事罪之。
是以盘桓犹豫,未敢尽言。
如此则上恩不得下究,下情不得上通,上下否闭,万事乖失。
又前来诏书止榜朝堂,所询不广,见者甚少。
臣愚欲望圣慈下学士院别草诏书,除去中间一节,务在勤求谠言,使之尽忠竭诚,无有所讳。
仍乞遍颁天下,在京于尚书省前及马行街出榜,在外诸州府军监各于要闹处晓示,不以有官无官之人,应有知朝政阙失及民间疾苦者,并许进实封状言事
在京则于登闻鼓院检院投下,委主判官画时进入;
在外则于州府军监投下,委长吏即日附递闻奏,不得取责副本,强有抑退。
其百姓无家业人,虑有奸诈,即令本州责保知在,奏取指挥,放令逐便。
候有上件实封奏状进入至内中,伏望陛下以万机之暇,略赐省览。
其所论至当者,当用其言而显其身;
其是非相半者,舍短取长;
其言无可采、事不可行者,亦当矜容,不可加罪。
如此,则下情无不通,嘉言罔攸伏,聪明周四远,海内如指掌矣。
或虑奏状繁多,难以亲览,即乞降付三省,委三省官看详,择其可取者,用黄纸签出再进入。
或乞留置左右,以备规戒,或乞降付有司施行。
取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