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言拣兵上殿劄子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八、《司马公文集》卷一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经世八编》卷六九
臣窃闻朝廷近降指挥,拣选诸指挥兵士,补填近上军分。
其主兵之官,惟务人多,不复精加选择,其间明知羸弱,悉以充数。
臣以耳目疏短,闻之后时,不能豫陈可否,致事已施行。
然其得失利害之明,不可不尽为陛下言之。
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也。
臣窃惟当今国家之患,在于士卒不精,故四夷昌炽;
财用不足,故公私窘迫
今纵不能澄汰衰老以省大费,而又平居晏然,非有警急,坐增无用之众,以长无穷之患。
臣不知为国计者,果如何也?
方今天下安乐无虞,而府库之积,随得随散,曾无羡馀
设不幸有螽螟水旱,饥馑相仍,盗贼猝起,戎狄内侵,不知陛下将何以待之?
此不可不为之先虑也。
臣窃观自唐室募兵以来,果能得武猛材力之士,犹为有益。
若不择勇怯而养之,臣不知其可也。
唐德宗以神策军使白琇圭京城召募使,应募者皆市井沽贩之人,有名无实。
及泾师犯阙,德宗琇圭以神策军禦之,卒无一人至者。
德宗狼狈失据,遂幸奉天
五代之际,军政尤紊,是以叛乱接迹,祸败相寻。
周世宗高平之战,士卒不精,故樊爱能、何徽所部先奔。
归而大阅诸军,悉简去老弱,选其精锐,以为侍卫亲军
由是甲兵之盛,近世无比,故能南割淮甸,北取关南,群雄畏服,所向无敌。
太祖皇帝受天明命,抚有大宝。
当是之时,战士不过数万,北禦契丹,西捍河东,以其馀,开荆楚,包湖湘,卷五岭,吞巴蜀,扫江南,服吴越
太宗皇帝绍丕烈,奋神威,遂拔晋阳,一统四海,堂堂之业,万世赖之。
今天下兵数,臣不能尽知,窃闻比于太祖皇帝时,其多数倍。
然元昊羌胡之竖子,智高蛮獠之微种,乃敢倔强河西,横行岭表。
国家发兵讨之,士卒或望尘奔北,或迎锋沮溃毁辱天威,为四夷笑。
由是观之,养兵之术,务精不务多也。
且今所选之兵,升其军分,增其粮赐,是宜感戴上恩,人人喜悦。
而窃闻京城之内,被选之人,往往咨嗟悲怨,父子相泣。
况于外方兵士,违去乡里,诀别亲戚,其为愁苦,不言可知。
使中外人情遑遑如此,岂惟久远之害,亦不可不以切近之忧,为万一之虑也。
兵者,国之大事,废兴之端,安危之要,尽在于是。
臣不知曾与不曾令两府大臣相与熟议经久利害,然后行之?
今在京兵士已经拣上分配诸军者,无如之何;
其未拣及外州军兵士,伏望朝廷特降旨挥,下应系拣军臣僚,须是一一躬亲,子细拣选。
好人材,有膂力,及得等样,别无疾患,方得拣上。
如已经拣中后,朝廷别差不干碍官覆拣,得却有不及等样及羸弱病患之人,其元拣军臣僚,伏乞重行贬窜。
仍自今后,每遇大段招拣兵士,并须先令两府臣僚同共商量,度财用丰耗及事之缓急,若须至招拣,方得闻奏施行。
并约束拣军臣僚,务精不务多,一如今来指挥
取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