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试秘书省校书郎赵君墓志铭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丹渊集》卷三八
治平二年五月十三日龙图阁直学士吏部员外郎、知成都府天水赵公某之子,新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杭州于潜县事、监西京粮料院
名屼字景山,以疾卒于洛阳之官舍。
卜以某年某月某日,载其柩归衢州,葬于某县某乡某里某原。
龙图公一日召其部吏、广汉郡尉文某,语之曰:「余之子不幸蚤弃世,余常观其所为,宜有以舒发流闻于后者。
今已矣,使其志不克就。
呜呼!
余识子且旧,子可为余志其墓」。
同被命唯唯。
退自念,同文字朴涩,何足以缀缉于潜君之美行,告于无穷?
然辱龙图公眷爱之重,当勉强,无以辞。
乃按于潜君之叔、著作佐郎杨之状云:君之生,风度竦秀,寡言笑。
既毁齿,性益聪悟,诵书画字,无一日不加进。
龙图公友爱群弟,多携之官。
每退食,即便舍,相与磨讲道谊,为文章。
而君常入诸父行。
谨谨就业,未始略遨嬉,不满其所程,淳粹和厚,无毫发儿侄之过。
一家欣爱之。
年十六,举进士,不中。
归自闭嘿,愈奋厉,增力极取。
游太学,事先生胡瑗,授诸经。
钩探擿抉,造诣深隐,纂撰辞语,精简浑重,独常称之。
同舍生三十人,君最少,动有仪法,众以君不敢燕惰废所事。
两就天府贡,礼部辄落。
龙图公为益州路转运使,用祫享,授君太斋郎
嘉祐中,锁试嘉庆院,复得。
是时场屋方议以策论取士,天下豪俊,并挟艺京师,无一人肯自以为吾不如某人而愿下之者。
宫主司皆禁林钜公,亦审慎戒饬,以待多士。
既试,文卷坌入,悉高谭剧辩,磊磊可畏,而柬次其可以应当世之所宜用者上之,以君当奏名第六。
于是都下烜然驰声称,遂远闻。
龙图公向在台谏,论事不少避权贵,风威逼人,海内骇伏。
人至是得君名,皆曰:「赵氏复有此子矣」。
中第御前,调宪州司理参军
或谓曰:「君盛年有令誉,从宦边藩,荣途自此远矣」。
君曰:「虽然,吾安念此?
吾亲之侧,无他兄弟以侍,且旦暮去左右,岂所云乐耶」?
因留,不之官。
今皇帝改元之二年龙图公自河北都转运使成都,朝廷以君为县令,假局河南府,且使视其家。
未治事,得疾,药不效,寖革。
母夫人在旁,日夜忧泣,无所问计。
君徐起安坐,怡颜色如平时,曰:「死生固有定期,自昔人谁逃者?
愿毋自苦,恐耿耿祇以累阿㜷」。
因索纸为书,将留诀成都
裁数行,复裂之。
曰:「此又重吾大人之伤也」。
遂投笔以卒,时年三十一。
噫,君之事,其止此耶?
君既为名臣子,早以文行知于人;
死之日,中外士大夫,与其所往还、及龙图公尝所临之吏民,无不嗟悼以泣,且疑夫天地鬼神以祸福考善恶而施之者,于君殊未为可谅矣。
君博学,喜辩论,雅善鼓琴。
平居入静室,为雍容闲澹之音,以揄扬其和易之性,闻之者皆泊然忘世虑扰其中。
黄帝书,晓诊法,明药品之所以能为功,与病之可治不治之状。
尝被羸疾,惧其亲为忧,阴自疗之,至愈不以告。
有文数十篇,语气浩荡,皆可与当时号能为词章者较上下,馀未就。
君之先,本会稽人,上有官于衢州者,因留不去,今家焉。
曾祖讳某,庐州庐江县,善吟诗。
其语清深险峭,不类近世作者;
有集行人间,人争诵之。
祖讳某,广州南海县主簿,赠给事中
君娶时氏,生女子四人:长十三岁,馀尚幼。
男子一人,名河北郎,始三岁。
安定郡徐氏,见君物故,闻君语,一悟遂自解,不邑邑
铭曰:
惟君之生,蹈庆之基。
凭坚乘完,孰惮以危?
爰初横经,在勤弗嬉。
道妙圣真,取深其师。
乃试天官,汪洋发词。
下动诸公,争收竞持。
籍名于高,盛誉四驰。
获第入铨,犴狱是司。
曰吾之亲,有子止斯。
敢名宦游,去左右为?
遂留其旁,气下声怡。
馀力于行,学问愈滋。
帝用成都,疏恩淋漓。
居君洛阳,廪事以尸。
乃进尔资,乃便尔私。
曾不久焉,得疾莫医。
遂至奄然,群啼众嘻。
于嗟乎君,命曷若兹?
回、谊之亡,君齿与差。
何天于贤,不假以耆?
纷纭妄庸,寿或介眉。
当在其婴,百福承之。
太末之墟,旧兆累累。
君归其丘,列祖是毗。
山磨水淤,名岂即衰。
刻词茫茫,以慰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