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知谤文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古灵先生文集》卷二○
人有告予曰:「子教孺子之学,而为利诸否乎」?
予应之曰:「甚矣,子之鄙予也!
使予训人以利,夫子孰以为义哉」?
或曰:「人有以是谤子于大人者,子盍辩」?
曰:「是不知予者而为之也,焉用辩?
《语》曰:『人不知而不愠』。
孔子仕于鲁,祭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
孟子馆于上宫,馆人失屦,而谓从者之廋。
夫圣贤之为,众人之所不知,乌足怪哉!
予固不敢窃比于是,抑有所不知者。
凡士之行己自信,不顾世之毁誉,而能免夫小人之口几希。
日月之交而薄蚀生,君子小人之交而诽谤兴,理势之常然,虽圣人不能无是患,顾自为何如尔,焉用辩」?
或曰:「古之《鸱鸮》、《巷伯》,曷为辩且愠乎」?
曰:「彼不获已也。
二叔之乱,将危王室,周公不陈戒成王业之艰难,以告于王,则周道堕矣。
谗人之言行于乱世,寺人孟子不声其恶而诛之,则祸及善人矣。
予何忧哉」?
或曰:「然则宁无慊乎?
人谓子教孺子而利之,子盍屏诸」?
曰:「不然,是又惑矣。
予方推古人之心,至诚不倦,将以进夫学者。
今闻小人之言,中道而遂画,是使予终身不得与人为善也,可乎?
若人有谓周公吐握,身下白屋之士,其亦利为之也,周公闻其如是,将为之畏避而不敢下士乎?
有谓孔子徒三千,门弟子七十有馀人,其亦利为之也,孔子闻而畏避而不受门弟子乎?
殆不然也。
予闻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未闻为善而畏小人也。
虽然,岂尽无所畏哉?
抑亦有所未至而翘之耳。
故予之所畏于彼,祗其所以自畏也。
人有谤予以不仁者,予闻而思之,曰:我诚不仁矣。
古之人有孔子者,其为仁也如是,我无能焉。
鸡鸣而起,孳孳焉尽其所为孔子之道而后止焉。
人有谤予以不义者,予闻而思之。
曰:我诚不义矣。
古之人有孟轲者,其好义也如是,我无能焉,鸡鸣而起,孳孳焉尽其所为孟轲之道而后止焉。
若是,则予之所畏也。
夫能以仁义不如孔子孟轲责其身,而自视不惑者,虽举天下之人非谤之,又何患焉?
吾故曰:虽圣人不能无是患,顾自为何如耳」。
韩愈既作《原毁》,以明乎怠与忌者之患,予又作《知谤》,为之自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