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亳州永城县庙学记皇祐五年十二月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蔡忠惠集》卷二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一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孔子之门人,颜渊最为高弟,其称之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昔之所以教人,与其所以为学者,类斯道尔。
孔子没,其书传于后,而学者繇其言以之道。
顾有不至者,非道之远,盖利汩之也。
战国以材智相倾,士以儒文其身,而挟其私术趋时向利,独孟轲荀况颛其所守,而不屈于当时。
汉以明经射策,六经之徒自名其家,颛务师说,是非或戾于大中。
然决大事尚傅经以正其义,故其治迹文质有可观者。
由汉以来,世褒孔子,至列王爵而庙。
郡县奠其春秋,用尊大其道,以劝民学。
而取士之路,以配词为进士,以数字为明经,中其选者,相蹑为公相,显荣天下。
天下承流,其徒以千万数,至不可胜计。
其师弟子皆以仕进之具相从,幸如博奕,茍入科则禄仕。
或以孔子之教人者倡于其徒,则为穷师;
颜子之所为学者学之于人,则谓穷人。
数百年间,虽大贤功业,班班见于史载,而其风化之美,不臻于三代之隆,盖其源流异也。
亳州永城县孔子,居城西隅,庳陋不完。
皇祐四年大理评事杜君谊知县事
杜君以孝行闻,而治民有诚信,以谓均赋徭、辨曲直、剔奸弊、兴美利,斯材吏之易能;
孰若教民以善道,而使渍于仁义乎?
明年,出奉泉,迁庙于东南,直汴之阳,作文宣王兖国公而下十人像,笾簋之数,率据典礼。
又旁庙设学舍数十区,将以教育人材。
于是县人之为学者,各以其力相之。
冬十二月,庙学成,杜君录其本末以来请文。
予谓居其舍者,师若弟子,皆知其所以教人与其所以为学之本,勉而求之,能以是治其心而立其身,所谓进士明经之术者庸有不能哉?
呜呼!
瞻于庙,游于学,以思其道,斯可谓之学矣。
舍是而言学,学斯为利;
学其利乎,斯下也已。
谨记。
谨记:原无,据《二百家名贤文粹》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