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明谏1043年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蔡忠惠集》卷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二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为谏之难,非进谏之难,难乎人主听而用之之难也。
人主之于谏,有甚恶而用之者,其甚悦而怠之者。
上虽恶谏,迫危亡者或用之也;
上虽悦谏,恃治平者或怠之也。
非谏者之言工于危亡,而失于治平,盖上意之所加者,安危之势异也。
是故为谏之患,莫先于怠。
然世之人不究其本,而莫议其失,斯亦惑之甚乎!
治平之世,人主无大过举,闻谏必深悦之。
然谏者多称前世危亡之事以为监,其言非有今日之明验,上必谓其阔迂而无所考信。
佞者得以迹而进其说,由御久安之势,贵乎循故袭常,无烦于更治也。
于是人主怠心愈加焉,言入而无所是非,真伪浑并,虽外有纳谏之名,而无用之之实。
忠言日衰而下情滋蔽,患莫先乎此也。
夫称危亡者,庶乎惧危亡而不至也;
恃其无有危亡之渐而至也,虽有圣智,不能为已。
前世论谏者曰「直谏为下」,以其迂险诞妄,陈指丑恶,易激其怒,不若详善其言使易行也。
夫迂险诞妄,贤者不由也。
深言以起怒,非谏者之过,其心岂欲取怒而自抳其所陈哉?
进谏不能必于用,本乎直而已矣,不逆上之所用舍而枉其志也;
纳谏不必皆用,取乎是而已矣,不以其言之婉直而遗其实也。
然则赏谏贤乎?
曰:与其怠也,宁赏,要之,中则异耳。
使谏者言常忠也,画常善也,所谓能尽其心而不茍者也,岂志于赏乎?
而赏之所设,思以辅忠气而开谠论也。
然妄人随之资言以速进,甚者诡谲而紊政;
意茍得焉,喑嘿以自固。
佞者乘而非之曰:「举天下之好言者均取贵仕耳,孰从而求信夫所谓忠谠者哉」!
于是贤者以进为己累,而寡言则赏焉,欲以劝而适以弭之也。
故曰:纳谏不必皆用,辨是非则妄言息而忠言进矣。
终谏之说:离怠、戒赏、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