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论要目十二事疏 其二 去冗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
治天下者如治家。凡民之家,随其富贫,视其族属几何,一岁之费几何,宾客之资、公上之须复用几何,度其家之所入,然后量力而出之。如是,乃可以为家计也。不如是,其家无以自给,则族属不得自安矣。今治天下乃不如是。宰相不与知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府不知财用,日日添兵,而财用有无不知也。三司使,守藏吏也,岁了一岁,便为办事,不幸有边境之急,必取于民。譬之家计,是不度所入,不量所出。国不富实,陛下未得高枕而优游,臣故谓兵冗为大。其次又有官冗。今且以转官一事言之。太祖、太宗朝,仕官者或有功劳,或有名誉,则拔任其人,人莫不劝;然以孤远守常之人,湮沈不迁者有之。真宗设三年磨勘之法,然后孤远守常之人与夫权要图进之士无异也。日月既久,渐以成俗,虽有长材异能出众人者,有小过累未可迁也;但能饮食言语,于人无忤者,数日必迁。此三年一迁之法,今为大弊也。祖宗时,卿监郎中无十数人,观今班簿姓名可见也。天下州军三百馀处,合入知州军凡几何人?局少员多,每至差除,待阙须一二年;通判、知县之类率皆如此。真宗时选人磨勘,有迁京官者,有不迁者。仁宗时,但无过咎,无不转官。官冗如此,岂有不思其变更之术也哉?去冗百端,此二者最大,愿陛下熟思之,渐求消冗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