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假山记 北宋 · 苏洵
出处:全宋文卷九二七 创作地点:四川省眉山市
木之生,或檗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齧食之馀,或髣髴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檗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苏老泉先生全集》卷一五。又见《皇朝文鉴》卷七九,《崇古文诀》卷二二,《东莱集注类编观澜文丙集》卷七,《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一四,《记纂渊海》卷六,《文编》卷五七,《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一二,《名世文宗》卷二五,《文章辨体汇选》卷六一○,《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六。)!
峭:原脱,据覆宋本、二黄本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