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衡论 其三 御将1055年 北宋 · 苏洵
 出处:全宋文卷九二二 创作地点:四川省眉山市
人君御臣,相易而将难。
将有二,有贤将,有才将,而御才将尤难。
御相以礼,御将以术;
御贤将之术以信,御才将之术以智。
不以礼,不以信,是不为也;
不以术,不以智,是不能也。
故曰:御将难,而御才将尤难。
六畜,其初皆兽也,彼虎豹能搏、能噬,而马亦能蹄,牛亦能触。
先王知能搏、能噬者不可以人力制,故杀之;
杀之不能,驱之而后已。
蹄者可驭以羁绁,触者可拘以楅衡,故先王不忍弃其才而废天下之用。
如曰是能蹄,是能触,当与虎豹并杀而同驱,则是天下无骐驎,终无以服乘邪。
先王之选才也,自非大奸剧恶如虎豹之不可以变其搏噬者,未有不欲制之以术,而全其才以适于用。
况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
汉之卫、霍、赵充国唐之李靖李绩,贤将也;
汉之韩信黥布彭越唐之薛万彻侯君集盛彦师,才将也。
贤将既不多有,得才者而任之可也。
茍又曰是难御,则是不肖者而后可也。
结以重恩,示以赤心,美田宅,丰饮馔,歌童舞女,以极其口腹耳目之欲,而折之以威,此先王之所以御才将也。
近之论者或曰:将之所以毕智竭虑,犯霜露,蹈白刃而不辞者,冀赏耳。
为国家者,不如勿先赏以邀其成功。
或曰:赏所以使人,不先赏,人不为我用。
是皆一隅之说,非通论也。
将之才固有小大:杰然于庸将之中者,才小者也;
杰然于才将之中者,才大者也。
才小志亦小,才大志亦大。
人君当观其才之大小,而为之制御之术,以称其志。
一隅之说,不可用也。
夫养骐骥者,丰其刍粒,洁其羁络,居之新闲,浴之清泉,而后责之千里。
彼骐骥者,其志常在千里也,夫岂以一饱而废其志哉?
至于养鹰则不然,获一雉,饲以一雀;
获一兔,饲以一鼠。
彼知不尽力于击搏,则其势无所得食,故然后为我用。
才大者,骐骥也,不先赏之,是养骐骥者饥之而责其千里,不可得也;
才小者,鹰也,先赏之,是养鹰者饱之而求其击搏,亦不可得也。
是故先赏之说,可施之才大者;
不先赏之说,可施之才小者;
兼而用之可也。
昔者汉高祖一见韩信而授以上将,解衣衣之,推食哺之。
一见黥布,而以为淮南王,供具饮食如王者。
一见彭越,而以为相国
当是时,三人者未有功于汉也,厥后追项籍垓下
约期而不至,损数千里之地以畀之,如弃敝履。
项氏未灭,天下未定,而三人者已极富贵矣。
何则?
高帝知三人者之志大,不极于富贵,则不为我用。
虽极于富贵而不灭项氏,不定天下,则其志不已也。
至于樊哙滕公灌婴之徒则不然,拔一城,陷一阵,而后增数级之爵,否则,终岁不迁也。
项氏已灭,天下已定,樊哙滕公灌婴之徒,计百战之功,而后爵之通侯。
夫岂高帝至此而啬哉?
知其才小而志小,虽不先赏,不怨;
而先赏之,则彼将泰然自满,而不复以立功为事故也。
噫,方韩信之立于齐,蒯通武涉之说未去也,当此之时而夺之王,汉其殆哉!
夫人岂不欲三分天下而自立者?
而彼则曰:「汉王不夺我齐也」。
故齐不捐,则韩信不怀;
韩信不怀,则天下非汉之有。
呜呼,高帝可谓知大计矣(《苏老泉先生全集》卷四。又见《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三七,《历代名贤确论》卷三九,《文章辨体汇选》卷四一五,《名世文宗》卷二五,《荆川稗编》卷八九,《经济类编》卷五五,《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八六,《古今图书集成》官常典卷五四三。)
可也:原脱,据经进本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