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周礼致太平论五十一篇 其三十四 官人第一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一一
为人上者,孰不欲进贤,而贤或不进;
孰不欲退不肖,而不肖或不退。
岂知而纵之邪?
人未易知也。
知人则哲,帝尧犹以为难。
彼色厉内荏,言行不相顾者,滔滔皆是也,非久与居,胡能睹其真伪耶?
久与居者,非邻里乡党而谁邪?
闾胥「凡春秋之祭祀、役政、丧纪之数,聚众庶,既比,则读法,书其恭敏任恤者」。
族师「月吉则属民而读法,书其孝弟睦姻有学者。
春秋祭酺亦如之」。
党正「正岁属民读法,而书其德行道艺」。
州长「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
以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
若以岁时祭祀州社,则属其民而读法,亦如之」。
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
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与其众寡,以礼礼宾之。
厥明,乡老及乡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
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贰之。
退而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
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
闾胥,二十五家之吏,凡因会聚则书其人材。
族师月朔书,春秋祭酺又书。
党正夏正之月书。
州长正月之朔考,春秋社又考。
是一岁之中凡几书,凡几考。
至于三岁,乡大夫乃考而兴之,献其书于王,退而又询众庶,宁复有贤能者乎。
其详如此,其慎如此,而官谤不戢,治道不登,未之有也。
孔子曰:「昔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察其言而观其行」。
不见其人之姓名,不知其身之善恶,才不才,决于数百言,难乎为无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