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周礼致太平论五十一篇 其二十五 军卫第二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九○二、《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九
大司马中春教振旅,遂以蒐田,火弊,献禽以祭社;
中夏教茇舍,遂以苗田,车弊,献禽以享礿;
中秋教治兵,遂以蒐田,罗弊,致禽以祀祊;
中冬教大阅,遂以狩田,徒弊,致禽馌兽于郊,入献禽以享烝
夫守国之备,不可以不素习也;
不素习,则驱市人而战之,未足为喻也。
是故春教兵入,平列陈,如战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
夏教草止,如振旅之陈,辨号名之用,以辨军之夜事;
秋教师出,如振旅之陈,辨旗物之用;
至冬大阅,简军实焉。
然而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若无故而习,是习杀人也,非示天下不复用兵之意也,故因春蒐、夏苗、秋狝、冬狩而教焉。
鸟兽鱼鳖皆函血气,若无故而杀,是暴天物也,作禽荒也,故因祭、社、享、礿、祀、祊、享、烝而行焉,明非好兵也,为田猎也,非好田猎也,为祭祀也。
其名甚美,其实甚利。
外以彰事神之礼,非美乎?
内以作不虞之备,非利乎?
圣人之动,其顺如此,顾不足为后世法乎?
天下无事,则卒伍放于冗从,器械束于故府,学军旅者指为凶人。
一方有警,则旦收而暮教之,暮教而旦发之,人情焉得不惊?
战阵焉得不败?
至有以讲武为戏乐,用相誇视,先王之礼没于淫乐中者,亦不足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