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礼论后语1047年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八、《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
吾为《礼论》七篇,既十五年,学者有持章望之论一篇来,以吾为好怪,率天下之人为礼不求诸内,而竞诸外,人之内不充而惟外之饰焉,终亦必乱而已矣。
亦犹《老子》之言「礼者,忠信之薄」。
盖不知礼之本,徒以其节制文章,献酬揖让,登降俯仰之繁而罪之也。
呜呼!
章子有耳目邪?
抑矇且聩邪?
有则奚不视吾文,听吾言?
吾之论则曰:「后之人见仁、义、礼、智、信列名而齐齿,谓五者之用,各有分区。
故为仁、义、智、信则不取于礼,而任其私心;
为礼则不能辩仁、义、智、信,但以器服物色升降辞语为玩,以为圣人作礼之方,止于穷奢极富,炫人听览而已矣」。
繇是推本之曰:「仁、义、智、信者,实用也;
礼者,虚称也,法制之总名也」。
「圣人率其仁、义、智、信之性,会而为礼,礼成而后仁、义、智、信可见矣」!
「贤人者,知乎仁、义、智、信之美,而学礼以求之者也。
礼得而后仁、义、智、信亦可见矣」!
吾之论如此,岂尝使人为礼不求诸内而竞诸外邪?
岂尝以节制文章之类为礼之实邪?
章子有耳目不至乎此也。
章子以仁、义、礼、智、信为内,犹饥而求食,渴而求饮,饮食非自外来也,发于吾心而已矣。
礼、乐、刑、政为外,犹冠弁之在首,衣裳之在身,必使正之耳,衣冠非自内出也。
呜呼!
章子之惑甚矣!
夫有诸内者必出于外,有诸外者必由于内。
孰谓礼、乐、刑、政之大,不发于心而伪饰云乎?
且谓衣冠非自内出,则寒而被之,热而被之裘可乎?
则求轻,则求暖,固出于吾心,与饥渴之求饮食一也。
章子异之,不已惑乎?
故天下之善,无非内者也。
圣人会其仁、义、智、信而为法制,固由于内也。
贤人学法制以求仁义,亦内也。
谓蓝之青,朱之赤,固其质也,布帛之青赤则染矣。
然染之而受者,亦布帛之质也,以染铁石,则不入矣。
是故贤人学法制以求仁义,亦内也。
下愚虽学,弗之得矣。
《中庸》曰:「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然则吾之论何尝有外邪?
何忧乎终之必乱邪?
吾之论则曰「闻诸圣人」,于是引《礼运》、周公六典之类以明之。
章子乃曰「学乎圣人者,何必易其言」,是未尝读吾之论也。
赵简子子太叔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是故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
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
为刑罚威狱,使民畏忌,以类其震曜杀戮」。
以是言之,乐、政、刑非礼者乎?
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请问其目」。
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以是言之,仁非礼者乎?
章子尚未读《左氏传》、《论语》,宜其病吾言也。
圣人之于礼,其言盖参差,言其大则无事不包,言其小则庶事之一耳。
故周官三百六十职,题曰《周礼》以该之,言其大也。
其次则曰礼典,与治教政刑事配焉。
其小则曰五礼,与射御书数并焉。
章子得其小而不得其大,宜其病吾言也。
故其说曰:「走百步外以救人陨溺,难也;
趋百步外以揖人,易也。
趋则为之,走则不为之矣。
己后乡人一日之生,拜之,能也;
坐其下,行其后,能也;
闻其急难,则不为之死矣。
是仁义难于礼也」。
又曰:「顺父,礼也;
违父,非礼也。
有人蹈于水火之中,己将救之,而父在侧曰『勿救』,匍匐救之无避也,违父可也。
夫妇异列,礼也。
如妻踣于舅姑之前,伤而不兴,尽力以扶之,可也」。
又曰:「心则爱兄,而拜先仲叔,此礼之易者,固胜仁也;
千金之宝,分则多伯兄,是礼不胜仁也。
吾兄与嫂斗,则不救,有嫂之嫌也。
此礼之易者,固胜义也。
乡人之长者斗于兄,救兄不胜,则佐之斗,是礼不胜义也」。
呜呼!
章子以揖拜为礼,宜乎其不得以兼仁义也。
章子焉知仁义哉?
万物之生无不遂,吾所谓仁也;
万事之理无不当,吾所谓义也。
章子方区区以救陨溺、死急难为事,不亦小乎!
以一人之力而见陨溺必救,见急难必死,吾惧章子之仁义所及者寡,而天年不获终也。
其所谓仁,吾曰浮屠而已耳;
其所谓义,吾曰游侠而已耳。
孔子曰:「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没三年,尚不忍改其道,父在侧,曰勿救人于水火,而违之可乎?
己以救为仁,而父曰勿救,则父不仁矣!
己欲仁而彰父之不仁,未见可以为仁也。
父不仁则违之,兄之斗则不辩是非而佐之,是父轻而兄重乎!
兄与嫂斗,则以嫌而不救,惧失礼也。
妻踣而伤则扶之,不顾礼焉,是妻厚而嫂薄乎?
厚于妻而薄于嫂,兹小人之情;
轻其父而重其兄,虽小人亦不为也。
章子以是为仁义,非吾所敢闻也。
抑其所谓礼之在内者,丧哀、祭恭、忠君、孝父,盖皆仁义之目而不谕焉,悖矣!
人不知而不愠,谓之君子。
吾不得已而申之者,为其惑众也。
吾言止是矣,章子虽复言,吾不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