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江职方书1040年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二、《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七、康熙《西江志》卷一七三
知郡方执事:觏伏以新进俗儒,乐游贵富之门者,莫不有求也。
或崇饰纸笔以希称誉,或邀结势援以干荐举,或丐禄粟之馀以免困饿,或借威柄之末以欺愚弱。
奴言婢笑,情状百出。
上之人以其求之私也,作为关键,唯恐拒之之弗绝耳。
其间虽为有道义而来者,亦多以是疑之。
疑之不释,则所以待之之礼与众无异。
故好古洁廉之士,拂衣远遁,羞与荐绅相闻者,可胜道哉!
觏小人,世宅田野,上天哀怜,以古人之性授之,读书属文,务到圣处。
其言周公之作、孔子之述,盖多得其根本,汉以来诸儒曲见说,颇或击去。
以此著书数万言矣,不幸少年缪计,屡乞乡举,求而不得,祗自秽污。
今兹行年三十馀,固知非矣。
方将削迹尘路,屏居林薮,张皇本心,洗涤外虑,未明者明之,未备者备之,使三代之道,珠连玉积,尽在掌上,所大愿也。
若夫毁誉用舍,计之已熟。
誉邪,惟天下自誉之,觏不求誉也;
用邪,惟天下自用之,觏不求用也。
怀奸攫利,所弗忍闻。
头断胸裂,直气不死。
故常望形势之涂,而不欲一举趾以趋进于其中。
诚恐以常人疑之,以常人待之,则游河蹈海不足洒耻。
近者访旧吴越,彷徉而归,窃承明公以儒学吏术作镇于此。
因念今二千石,当古诸侯之位,而觏幸得尺寸地,在治下为居人,茍复耿介自异,不能一至门左以谢仁政,则失所以事邦君之礼。
辄敢策羸马,袭弊衣,以贻阍人羞。
伏惟明公听其言,察其意,知其非有求而来者,则觏也可无悔矣。
不宣。
觏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