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扬子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二、《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九
岁阴在戌兮,其月季春
望前三日兮,是惟壬辰
面书林以斋慄兮,敢行吊于子云
呜呼哀哉!
高庙不神兮,借人以权。
新都大盗兮,春国之咽。
凶邪得志兮,明哲偷安。
天炉炽炭兮,璞玉不燃。
歛佐王之刀尺兮,回智巧乎简篇。
何诸儒之丧明兮,复培塿乎泰山
夫圣者通之谓兮,可名而名之,岂有常人?
成汤伊尹曰元圣兮,固《商书》之所不删。
夷之清而惠之和兮,孟氏亦以为圣焉。
子云之非圣兮,何啻乎胶柱而操弦。
韩退之云大醇而小疵兮,所论止于《法言》。
兹对问之细碎兮,如入宫始见其堧垣。
太庙明堂之巨丽兮,则尽在于《太玄》。
兼三材而用五行兮,取度数于浑天。
日如蚁而右转兮,斗揭柄而左旋。
阴阳昼夜之会合兮,非弄笔之所磨镌。
其指在于三纲兮,尤切切于君臣。
君道光而臣道灭兮,尊卑之分以陈。
消与息而相乘兮,无盛满之不疾颠。
言行祸福同出于罔兮,贵思虑乎未然。
必称孝而称忠兮,异乎剧秦而美新。
既广且深兮,浩浩东溟之潴百川。
自哲人之萎于鲁兮,独子云之书谁得而及肩?
惟视之八曰翡翠于飞离其翼,狐貂之毛躬之贼。
盖小才之足以杀其身兮,俾愚心之愬愬。
奉新语以周旋兮,庶全归于窀穸。
叔明之为注兮,间或失而或得。
矧科指之不甚明兮,匪后生之能识。
今之从事于此书兮,其说溺乎数术。
隐怪之士借以为己有兮,学者欲求而弗获。
繄小子之不敏兮,将大为之解释。
下以行诸讲学兮,上以及夫邦国。
计其业之勤劳兮,岂一朝而一夕。
困于内者疾病兮,迫于外者衣食。
念一家之言兮,终成之于何日?
天有意于此书兮,使我寿考而强力。
不然子云之道兮,或几乎息。
我思古人兮,泪涟涟而沾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