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杜谊孝子传1044年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九、《苏学士文集》卷一三、《赤城集》卷一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台之黄岩,有至行之士曰杜谊
敦笃不茍,惟信义所在,事父母极其孝。
其父刚狷,独不良于
惴惴忧恐不自容,窃伺颜色,更端而进,进则诃逐笞击而后已,日日如是而日益勤。
康定元年九月丧其母,踰月又丧其父,号恸昼夜不绝,勺水不入者累日。
卜葬于仙村之山下,徒跣负土为坟,往来十馀里,日渡塘涧,泥冰没于骭,虽大雨雪未尝少止。
手足皲裂血流,则以漆涂之,每覆一畚,必三绕坟,号而后去,如是者三年。
既葬,遂筑舍墓旁,人往视之,辄遣去;
日一饭,不荤;
暮夜,狼虎之迹交于庐侧,独不恐。
明年吴越大水,所在山皆发洚,推巨石走十数里。
台山于他山为高,而水又至,并山之民,居庐田墓畜牧漂坏者众,而独不及
邑人数千,迹所为以诣郡,郡为上闻,天子下诏书,奖慰赐帛
予谓父严子孝,人之常理,又乌足道之哉!
后世寖薄,乃有孝悌之举,又废礼义之教,不施于下;
为下者不相师友,而道义焉,所在泯泯,无所取法,率情放俗,荡轶不还。
时或有至焉者,则萧然无所依归,朝廷不用,州县忽不为念,不为世人笑且非者几希矣。
非自信至明者,故亦自疑其所为而怠焉耳。
不若古之士大夫,闻一善则称道而标举之,使为善者不怠,下流耸激而慕向,有所信而取正焉。
越俗浮薄,节行不坚,务以华靡相驰逐。
生于今世,而且又在越,非至性,安能趋就此行?
故非教之习之之至者矣,非牵于世尚以酤荣利者矣。
使闻而慕效、笃于亲亲者,教自始。
余得实于台人,故为作传,以俟史氏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