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咨目(七)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七、《苏学士文集》卷一○
今朝廷之患,患在执政大臣不肯主事,或循嘿,或畏避,大抵皆为自安之计也。
定策决议,奋不顾身者,未见其人,设有败事,使天子无所归责。
当承平之时,固未见阙,积至今日,其弊乃彰。
近岁大务,无如西北二边,前后论议改更,纷然不定,已数年矣,迄今少成算,绝无功效者以此也,设有寇作,定是败衄。
庙堂之上,每边奏一至,则聚首相顾,莫肯先开言而定议者,意有数端:或习于旧弊,以寡言忽事为持重得体;
或不尽知缘边利害,于偏见未敢必发;
或虑先言为众指执,败事受责;
或恐言而未见信用,反有沮之者。
拘此数节,则往往累日不决,致失机会。
不然,人人各述一端,聱牙异同,不可团合;
或以间隙疑忌,不为平心处决之,固亦为害大矣。
如此不改,虽更百年,终无成功之用也。
譬如举一大器,使数人共之,有力尽心者,必为懈怠绵力者所累,败必矣。
况西鄙之事,阁下所尽知;
北边之事,富彦国所通晓。
今宜白于上前,乞二边之事,与彦国分领之。
每补绌边吏,裁制事宜,各立一局,得以专决。
辟署一二有才识晓边事者,使往来经画于河北陕西,庶知几变,随时制宜,盖大臣不可数出而亲临。
置措乖方,有所当责,如此则不敢推避。
各竭其才,一二年间,必有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