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范公参政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七、《苏学士文集》卷一○、《范文正公褒贤集》卷五
五月日,某顿首献书于参政谏议阁下:某伏观自唐至于本朝,贤者在下位,天下想望倾属,期至公相声名烜赫,未有如阁下者。
自阁下作谏官,天下之人引领数日,望阁下入两府,使天下被其赐;
及阁下受谴,天下之人识与不识,皆叹息怒骂,以谓宰相蔽君怙权,不容贤者在朝,将日衰弊,无复太平之期。
当是时,无此言者,众指以为愚。
惟是险奸凶歼之人,嫉阁下声名出人,甚于雠寇
然驱于群议,喑呜相次,伏毒不敢开口,但日日窥伺阁下之失,将以快意。
羌贼不庭,西方用武,策画颠倒,兵帅败没,众谓非阁下之才,不能了此事。
天子采天下之议,用阁下于延州,果能使士卒奋厉,逆寇闻之,不敢窥境,有求和之请。
时堂上有沮陷者,议者欲食其肉。
某尝静思,阁下功业未及天下,而天下之人爱而美之,非人之尽受惠也,由阁下蕴至诚,以康济斯民为己任,故诚之感人,如四时之气,鼓动万物,远近无不被也。
去年天子又采天下之议,召阁下入政府,天下之人踊跃咏歌,若己得之,皆曰:「朝廷用人如此,万事何足虑」!
日倾耳拭目,望阁下之所为。
未及半年,时某自山阳还台,已闻道路传云:「阁下因循姑息,不肯建明大事」。
时尚窃窃私语,未敢公然言也。
某既绝不之信,必谓怨恶之人煽成此谤,谈者好奇易传耳。
及至都下,言者稍众,不复避人矣。
某始疑之,是何知于前而昏于此邪?
既而又为辨之曰:「治久疾者不可速责以效,茍以悍剂暴药攻之,死生未可知也」。
谈者或然之。
已而某又当阁下之荐,不复可与众辨矣。
与之合倡,实不忍为,但恻然愧羞,喑不敢言,而念虑终夕,不能去怀,乃知古之烈士为知己死者以此也。
某又窃观阁下所为,于时亦孜孜数有建白,未甚为旷,是何毁之多也?
岂诚之少衰,不锐于当年乎?
岂施设之事,未合群望乎?
岂以有高世之名,未见为高世之事乎?
愚者不可晓,但闻论议之众,皆云:「教训医工,更改磨勘,复职田,定赎刑之类,皆非当今至切之务。
譬如倒悬者馈之以食,大喂者饮之以浆,徒益人之忿耳」。
某受阁下非常之知,日思所报,欲阁下之誉复如当年,念之无他术焉,必取众议而用之,则皆厌然而服,不复有所诋訾矣。
今辄条数事,布于左右,非出于浅见寡识,盖得之群言焉。
若阁下择其一二上闻而行之,于国甚利,人又甚乐,故非刻薄侥一时之利也。
今议稍喧矣,阁下若更畏缩循默,顾望而不为,则不唯国计渐隳,亦恐祸患及身矣。
如此,则使奸歼之人得以藉口而快意,天下之人疑惑,有名之人,又天子不肯采群议而用人,是不为来者之地,阁下其念之。
今所建之事,不合指极,不过于免位,则天下之责不及;
若不建事而无所为,天子将采天下责而免阁下;
若天子未免阁下,安能肆然久当天下之责乎?
必因事求免,含胡而退,则人无后望,平生令名至此尽之矣。
夫建事而免,绝异远甚;
茍建而得行,位自不免,于朝廷之利大,阁下之声名复还,不亦美乎!
所建之事,不必某之所陈,其术在众论之长者,阁下纳而行之,无惮其大且难也。
呜呼!
岁月有去而无回,功名难成而易隳,此古人所以珍重寸阴,而皇皇于立事也。
若蹉跌失时,则赍汩前志,则抱恨万世,为来者所笑戮,无复自明,亦已痛哉!
亦可惜哉!
幸阁下留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