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寺丞文蔚墓志铭熙宁元年三月 北宋 · 范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三、《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一、《宋代蜀文辑存》卷一○
尚书屯田员外郎、殿中侍御史里行张君唐英次功以书抵予曰:「唐英行至利州,得先人手书曰:『翰林承旨王公、翰林侍读范公皆知汝者,茍得二公之文以外内志吾墓,吾为不朽矣』」。
又言:公有田二廛、渎一廛,以市书,以求师,使教诸子。
平居赴人之急,虽水火不避也。
乡人之有讼者,不之官府,而之公以取决焉而去者甚众。
尝有涉水而盗其者,家僮寘棘水中,它日盗伤足,疮甚,君资以粮以药治之,恶童之为而逐之。
其后盗疮愈,求为客守竹林者十馀年。
尤好饮酒,不得酒辄不自聊,于是又卖田以易一酒垆,以足其好。
久之,负酒债者以巨万计,皆折券不问。
尝感疾且亟,有老父持丸药与之,已而疾愈,老父亦不复见。
又尝游青城山,有媪行丐于道,人与钱者皆不受,曰:「我须千钱」。
公熟视之,予千钱。
媪出双笔授之曰:「而子作官,无忘我也」。
明日,媪持所得钱以予里胥,曰:「我且死,汝买棺以葬我于道左,它日得吾笔者当改葬我」。
唐英及第,公往改葬之,视其棺,独布衣而已。
其说如此,而皆以为公遇神仙也。
公讳文蔚字隐之
其先长安人,七世祖琰为右拾遗,从僖宗入蜀,留其子道安于蜀,遂家焉。
道安生令问,王建强官之,佯瘖不起。
令问生立,号皂江渔翁,有诗百馀篇,皆愤世之作也。
立生全,全生仁𧩎,仁𧩎生三子,公其季也。
治平二年次功登朝,公为大理评事致仕。
上即位,改光禄寺丞
是岁,次功以所得五品服请授公。
既得请,其六月次功御史,奏事延和殿,犹绿衣。
上怪问之,对以故,上曰:「是孝也」。
复以五品服赐之。
未再月,父子皆赐服,士大夫以为荣。
四年八月乙亥,卒于成都之寓居,享年七十。
熙宁元年三月癸酉,葬于双流县之甘泉乡。
娶冯氏,长寿县
子男七人:其一即次功也;
曰商英,为汉州雒县主簿
曰轩英、虞英,皆举进士未第;
曰民英、曰颛英、邦英,先公以亡。
女二人,其一亡,次适宋记韩希颜
孙八人,皆向学,侁侁有以大其后者。
初,次功闻公之讣,上恻然哀之,赐白金二百两,又诏给兵干以济其行。
人于是乎以公为有子也。
王翰林已表君之墓,予又作铭以纳公墓中,则公之志为得矣。
铭曰:
神仙之事见于传记者,予尝疑焉。
而公再遇异人,皆有得,世之人遂以公之有子,由于双笔,岂其然耶?
始公卖田以市书、以求师,使教其子,则其子固可知矣。
况其疏通敏达,皆可以大显者,虽无神仙,人其舍之乎!
人其舍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