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司封员外郎许公行状1039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五、《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八、《黄氏日抄》卷六一、《新安文献志》卷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
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
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
李氏国除,以族北迁。
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冠氏主簿
主簿二岁,县民七百人诣京师,愿得君为令。
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数上书论北边事。
是时赵普为相,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未尝有所肯可,独称君为能,曰:「其言与我多合」。
又二岁,徙江华,未行,转运使樊知古荐其材,拜太仆寺丞磨勘钱帛粮草,监永城和籴,知海陵监。
三岁,用盐最,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监泗州排岸司。
赞善大夫、监永兴军榷货务,迁太常丞、知鼎州
州杂蛮蜑,喜以攻劫为生,少年百馀人私自署为名号,常伺夜出掠居人,居人恶之,莫敢指。
君至而叹曰:「夫政,民之庇也。
威不先去其恶,则惠亦不能及人」。
君政既行,盗皆亡入他境,约君去乃还。
国子博士奉使两浙、江南,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
堰水旧溉民田四万馀顷,世传汉萧何所为。
君行坏堰,顾其属曰:「酂侯方佐汉取天下,乃暇为此以溉其农,古之圣贤,有以利人无不为也。
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
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坠,伤其左足,君益不懈。
堰成,岁谷大丰,得嘉禾十二茎以献。
尚书主客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徙荆湖南路
荆湖南接溪洞诸蛮,岁出为州县患。
君曰:「鸟兽可驯,况蛮亦人乎」!
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
君罢来朝,真宗面称其能,会有司言荆南久不治,真宗拜君度支员外郎知府事
荆南钤辖北路兵马,于荆湖为大府,故常用重人,至君特选以材,用员外郎自君而始。
明年,迁司封员外郎,赐金紫,徙知扬州
州居南方之会,世之仕宦于南与其死而无归者,皆寓其家于扬州
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
君捕其甚者笞之,曰:「此非吏法,乃吾代汝父兄教也」。
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风俗大化。
岁满,在道得疾,卒于高邮
君少孤,事其母兄,以孝谨闻。
常戒其妻事嫂如姑,而未尝敢先其兄食,衣虽弊,兄不易衣,不敢易。
初,违命侯遣其弟朝京师,君之故友全惟岳当从,以其家属托君。
惟岳果留不返,君善抚其家,为嫁其女数人。
李氏国亡,君载其家北归京师,以还惟岳
历官四十年,不问家事。
好学,尤喜孙、吴兵法。
初在伪唐,数上书言事,得校书郎,遂迁御史
王师围金陵,李氏大将李雄拥兵数万,留上江,阴持两端。
李氏患之,以谓非君不能召
君走上江,以语动即听命。
已而李氏以蜡书止溧水,君曰:「此非栅兵之地,留之必败」。
乃戒曰:「兵来,慎无动,待我一夕,吾当入白,可与公兵俱入城」。
君去,王师挑之,辄出战,果败死。
君至,收其馀卒千人而去。
君少慷慨,卒能自立于时。
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其材能称于其官,是皆可书以传。
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