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会圣宫颂1031年3月7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五、《欧阳文忠公集》卷五八、《皇朝文鉴》卷七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一、《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外集卷九、《山堂肆考》卷一三一、《文编》卷三七、《文章辨体汇选》卷四五八、《渊鉴类函》卷三四一、《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卷四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会圣宫
西京留守推官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欧阳修,谨斋心涤虑顿首再拜言:臣伏见国家采《汉书》原庙之制,作宫于永安,以备园寝。
欲以盛陵邑之充奉,昭祖宗之光灵,以耀示于千万世,甚盛德也。
永惟古先王者,将有受命之符,必先兴业造功,以警动觉悟于元元,然后有其位。
而继体守文之君,又从而显明丕大,以纂修乎旧物。
故其兢兢勤勤,不忘前人。
是以根深而叶茂,德厚而流光,子子孙孙,承之无疆。
伏惟皇帝陛下以神圣至德,传有大器,乾健而正,离继而明。
即位以来,于兹十年,勤邦俭家,以太平。
日朝东宫,示天下孝。
亲执笾豆,三见于郊。
日星轨道,光明清润,河不怒溢,东南而流。
四夷承命,欢和以宾,奔走万里,顾非有干戈告让之命,文移发召之期,而犀珠、象牙、文马、瑴玉,旅于阙庭,纳于厩府,如司马,无一后先。
至德之及,上格于天,下极于地,中浃于人,而外冒于四表。
昆虫有命之物,无不仰戴神威圣功。
效见如此。
太祖创造基始,克成厥家,当天受命之功;
太宗征服绥来,遂一海内,睿武英文之业;
真宗礼乐文物,以隆天声,升平告功之典;
陛下夙夜虔共,嗣固鸿业,纂服守成之勤。
基构累积,显显昌昌,益大而光,称于三后之意,可谓至孝。
况春秋岁时,以禘以祫,则有庙祧之严;
配天昭孝,以享以告,则有郊庙明堂之位;
篆金刻石,则有史氏之官。
歌功之诗,流于乐府;
象德之舞,见乎羽毛。
惟是邦家之光,祖宗之为,有以示民而垂无穷者,罔不宣著。
陛下承先烈,昭孝思,所以奉之以严,罔不勤备,圣人之德谓无以加。
而犹以为未也,乃复因陵园,起宫室,以望神游。
土木之功,严而不华,地爽而洁,宇敞而邃,神灵杳冥,如来如宅,合于《礼经》孝子謦咳思亲之义。
愚以谓宫且成,非天子自临享,则不能以来三后之灵。
然郡国不见治道,太仆不先整驾,恬然未闻有司之诏,岂难于动民而迟其来耶?
特以龟筮所考须吉而后行耶?
不然何独留意于屋墙构筑,而至于荐见孝享未之思耶?
况是宫之制,夷山为平,外取客土,锻石伐木,发兵胥靡,调旁近郡。
如此数年,而道路之民徒见兴为之功,恐愚无以识上意。
是宜不惜属车之费,无讳数日之劳,沛然幸临,因展陵墓,退而谕民以孝思之诚,遂见守土之臣,采风俗以问高年,亦尧舜之事也。
古者天子之出,必有采诗之官,而道路童儿之言皆得以闻。
臣是以不胜惓惓之心,谨采西人望幸意,作为颂诗,以献阙下。
词曰:
巍峨穹崇,奠京之东,有山而崧。
奫沦道源,汇流而渊,有洛之川。
川灵山秀,回环左右,有高而阜。
其阜何名?
太祖、太宗、真宗之陵。
惟陵之制,因山而起,隐隐隆隆。
惟陵之气,常王而喜,郁郁葱葱。
帝怀穹旻,受命我宋,造初于屯。
帝念先烈,用顾余家,宣力以勤。
赫赫三后,重基累构,既丰而茂。
燕翼贻谋,是惟永图,其传在予。
曰祖曰宗,有德有功,予实嗣之。
克勤克绍,以孝以报,予敢不思?
惟此园陵,先后之宅,既宅且安。
后来游止,弗宫弗室,神何以驩?
乃相川原,乃得善地,地高惟丘。
乃以荆灼,乃讯宝龟,龟告曰猷。
帝命家臣,而职我事,而往惟寅。
一毫一丝,给以县官,无取于民。
伐洛之薪,陶洛之土,瓦不病窳。
柯我之斧,登我之山,木好且坚。
家臣之来,役夫万名,三年有成。
宫成翼翼,在陵之侧,须后来格。
有门有宇,有廊有庑,有庭有序。
殿兮耽耽,黼帷襜襜,天威可瞻。
庭兮殖殖,钩盾虎戟,容卫以饬。
太祖维祖,太宗维弟,真宗维子。
三圣嶷嶷,有以正位,于此而会。
圣兮在天,风马云车,其来仙仙。
圣会于此,灵威神驭,其宫肃然。
圣既降矣,其谁格之,惟孝天子。
圣降当享,其谁来荐,亦孝天子。
孝既克祗,而来胡迟?
其下臣,作颂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