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贾谊不至公卿论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七五、《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三七三、《长沙贾太傅祠志》卷一、乾隆《河南府志》卷八○
论曰:汉兴,本恭俭、革弊末移风俗之厚者,以孝文为称首;
议礼乐、兴制度、切当世之务者,惟贾生为美谈。
天子方忻然说之,倚以为用,而卒遭周勃东阳之毁,以谓儒学之纷乱诸事,由是斥去,竟以忧死。
班史赞之以「谊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
予切惑之,尝试论之曰:孝文之兴,汉三世矣。
孤秦之弊未救,诸吕之危继作,南北兴两军之诛,京师新蹀血之变。
文帝由代邸嗣汉位,天下初定,人心未集,方且破觚斲雕,衣绨履革,务率敦朴,推行恭俭。
故改作之议谦于未遑,制度之风阙然不讲者,二十馀年矣。
因痛哭以悯世,太息而著论。
况是时方隅未宁,表里未辑。
匈奴桀黠,朝那上郡萧然苦兵;
侯王僭儗,淮南济北继以见戮。
指陈当世之宜,规画亿载之策,愿试属国以系单于之颈,请分诸子以弱侯王之势。
上徒善其言,而不克用。
又若鉴秦俗之薄恶,指汉风之奢侈,叹屋壁之被帝服,愤优倡之为后饰。
请设庠序,述宗周之长久;
深戒刑罚,明孤秦之速亡。
譬人主之如堂,所以优臣子之礼;
置天下于大器,所以见安危之几。
诸所以日不可胜,而文帝卒能拱默化理,推行恭俭,缓除刑罚,善养臣下者,之所言,略施行矣。
故天下以谓可任公卿,而刘向亦称远过伊、管
然卒以不用者,得非孝文之初立日浅,而宿将老臣方握其事,或艾旗斩级矢石之勇,或鼓刀贩缯贾竖之人,朴而少文,昧于大体,相与非斥,至于谪去。
之不遇,可胜叹哉!
且以之所陈,孝文略施其术,犹能比德于成、康。
况用于朝廷之间,坐于廊庙之上,则举大汉之风,登三皇之首,犹决壅裨坠耳。
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
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
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
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
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
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