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谢仙火跋1064年1月15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三、《集古录》卷一○、《六一题跋》卷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谢仙火」字,在今岳州华容县玉真宫柱上,倒书而刻之,不知何人书也。
传云大中祥符中玉真宫为天火所焚,惟留一柱,有此字,好事者遂模于石。
庆历中衡山女子号何仙姑者,绝粒轻身,人皆以为仙也。
有以此字问之者,辄曰:谢仙者,雷部中鬼也,夫妇皆长三尺,其色如玉,掌行火于世间。
后有闻其说者,于道藏中检之,云实有谢仙名字,主行火,而馀说则无之。
由是益以仙姑为真仙矣。
近见衡州奏云:仙姑死矣,都无神异。
客有自衡来者,云仙姑晚年羸瘦,面皮皱黑,第一衰媪也。
向时苏州有一丐者卧道中,相传云是得仙者也。
天圣中余已闻之,后二十馀年尚在。
其人姓沈,举世皆传为「沈卧仙」,云卧而饮食不漏。
县吏屡使人监守,或潜伺察之,皆实卧而不起,亦不漏,遂相传以为神。
既而亦以病死,虽素信惑其事,喜为之称说者,亦不云死时有异也。
斯二人者,皆今世人以为仙者如此,故并载之。
治平元年上元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