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翱文1036年10月17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七三、《六一题跋》卷一一、《皇朝文鉴》卷一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七、《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八、《崇古文诀》卷一九、《文章轨范》卷五、《新增格古要论》卷四、《文章类选》卷三二、三八、《名世文宗》卷二一、《文翰类选大成》卷一六一、《文章辨体汇选》卷三七七、《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二五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予始读《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
智者诚其性,当读《中庸》。
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
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然。
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隽,亦善论人者也。
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
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
又恨予不得生时,与上下其论也。
凡昔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
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
此其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
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
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
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
呜呼!
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悲之心,为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
奈何今之人不忧也?
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忧者,又皆贱远,与无异。
其馀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
呜呼!
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