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杨寘1047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五、《欧阳文忠公集》卷四二、《古文集成》卷二、《古今事文类聚》续集卷二二、《古文奇赏》卷二一、《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七九、《文编》卷五四、《文章辨体汇选》卷三三九、《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卷一○七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閒居,不能治也。
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
夫疾,生乎忧者也。
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
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悽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
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
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
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
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
喜怒哀乐,动人心深。
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
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郁,写其忧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是不可以不学也。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
反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
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
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
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
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