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乞罢郭承祐邢州劄子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七四
臣近日伏睹差郭承祐邢州
臣自蒙朝廷差充转运按察使已来,前后累准密降不下司宣头、劄子,令常用心体量辖下官吏。
臣细详朝旨,本为河北于天下诸路最为用武之地。
曩因北虏通和之后,弛备多年,一旦恐有事宜,百事隳废。
朝廷悔鉴前弊,故先慎择官吏,务欲修整颓纲。
昨准宣头节文:「一十九州军择人久任外,其馀州军长吏,令中书门下、枢密院选差。
并下转运司体量大小文武官不堪其任者,不得容庇不才,因循不切纠举,却致临事阙误」。
朝廷留意河北,丁宁切至如此。
加以近自保州兵乱之后,至今民尚虚惊,军情未帖,相次顺安军瀛州安肃军卫州、通利军等诸处,不住骄兵扇摇结构。
当此之际,臣实不意选差郭承祐河北长吏
承祐顷知澶州,引惹修城兵士几至作闹。
去年差来河北将兵,臣在谏院,曾极论列,寻罢知相州
贪秽之状,狼籍多端,又为按察使张温之奏论,罢为北京部署。
今者移陕西,迁延不去,又以邢台委之。
河朔多事,朝廷丁宁留意之时,承祐累任不离河北
不审其人果以何能,当此慎选?
承祐庸劣贪秽,奴厮之材。
若以曾效仆使之劳,不忍废弃,岂无闲处可畜养之?
邢州北连镇、定,控扼西山,军马所屯,人民繁富,御戎镇俗,尤须择吏。
万一乏人选差,止得中常之材,尚胜承祐
伏望朝廷顾惜河朔名藩重地,不使庸劣小人坏之。
郭承祐,伏乞特赐指挥罢去,邢州别选差人。
取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