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罢修奉先寺等状至和二年七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六、《汴京遗迹志》卷一四、《文编》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近曾上言,为京师土木兴作处多,乞行减罢。
寻准敕差臣与三司同共相度减定,续具奏闻次。
今又闻圣旨下三司,重修庆基殿及奉先寺屋宇。
臣伏见近年政令乖错,纪纲隳颓,上下因循,未能整缉。
惟务崇修祠庙,广兴土木,百役俱作,无一日暂停。
方今民力困贫,国用窘急,小人不识大计,不思爱君,但欲广耗国财,务为己利,恣侵欺于官物,图酬奖之功劳,托名祖宗,张大事体。
况诸处神御殿,当盖造之初,务极崇奉,栋宇坚壮,莫不精严,虽数百年,未必损动。
近年以来,不住修换
昨开先殿只因两柱损,遂换一十三柱,前后差官检计,朝廷并不取信,只凭最后之言,遂至广张物料。
盖缘广张得物料,即多图酬奖恩泽。
窃以崇奉祖宗,礼贵清净。
今乃频有迁徙,轻黩威灵,要其所归,止为小人图利。
臣见自古人君好兴土木者,自《春秋》、《史记》,历代以来并皆书为过失,以示万世。
今小人图一旦之利,黩祖宗之威灵,置人主于有过之地,谁忍为之?
臣实痛惜。
臣因准敕减定,于三司略见大概:开先殿初因两条柱损,今所用材植物料共一万七千五百有○,睦亲宅神御殿所用物料又八十四万七千,又有醴泉、福胜等处物料,不可悉数。
此外军营库务合行修造者,又有百馀处。
使厚地不生他物,惟产木材,亦不能供此广费。
自古王者尊祖事神,各有典礼,不必广兴土木,然后为能。
臣窃见累年火灾,自玉清昭应、洞真、上清、鸿庆、寿宁、祥源、会灵七宫,开宝、兴国两寺塔殿,并皆焚烧荡尽,足以见天意厌土木之华侈,为陛下惜国力民财,谴戒丁宁,前后非一。
陛下与其广兴土木以事神,不若畏惧天戒而修省,其已兴作者既不可及,其未修者宜速寝停。
况睦亲神御殿,于礼不宜作,其事甚明,别无礼典讲求,乞更不下太常,便行寝罢。
其庆基殿;
如的有损漏,只令三司差官整补,不得理为劳绩。
奉先寺,乞勒寺家自修。
垂拱殿是陛下常坐之处,近闻为无梁木,且止未修。
诸皇亲自火烧居宅后,至今寄寓他所。
陛下尊为天子,无梁木修一殿;
富有四海,而皇族无屋可居。
盖为将良材美木俯徇小人,并于不急处枉费,遂致合行修造处却至乏材。
伏愿陛下追思累次大火常发于土木最盛处,凡国家极力兴修者,火必尽焚。
且天厌土木而焚之,又欲兴崇土木以奉之,此所以福应未臻而灾谴屡降也。
伏乞上思天戒,下察人言,人言虽狂而实忠,天戒甚明而不远。
伏惟陛下圣德恭俭,不乐游畋,凡所兴修,皆非嗜好,但以难违小人一时之请,自取青史万世之讥,实为陛下惜之。
伏望圣慈,广赐裁择。
谨具状奏闻,伏候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