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杨察请终丧制乞不夺情劄子庆历二年1043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欧阳文忠公集》卷九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二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近见丁忧茹孝标,居父之丧,来入京邑,奔走权贵,营求起复,已为御史所弹。
又闻新及第进士南宫觐,闻母之丧,匿不行服,得官娶妇,然后徐归,见在法寺议罪。
孝标官为太常博士,觐在场屋粗有名称,此二人犹如此,则愚俗无知、违礼犯义者,何可胜数矣!
盖由朝廷素不以名教奖励天下,而礼法一隳,风俗大坏,窃以风化之本,由上而下。
伏见起复龙图阁待制杨察,累有章奏,乞终母丧,而朝旨未允。
夫臣子之行,惟孝与忠。
以文中高科,官列近侍,而能率励颓俗,以身为先。
陛下宜曲赐褒嘉,遂成其志,使迁善化俗,自而始。
岂可不通人情,胶执旧弊,推禄利之小惠,废人臣之大节?
臣谓近侍夺情,本非军国之急,不过循旧例、示推恩而已。
以节行自高,志在忠孝,知贪冒禄利为可耻。
若朝廷抑夺其情,使其于身不得成美行,而于母有罔极之恨,岂足谓之推恩乎?
方今愚俗无知,违犯礼义,至使繁狱讼,严刑罚,而不能禁止。
脱有一人欲守名教而全忠孝以励天下者,又为朝廷不许,则风俗之弊,其咎安在?
伏乞早降恩旨,许其终丧,不独成之志,亦以为朝廷之美。
取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