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石曼卿诗集序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八、《苏舜钦集》卷一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七、《圣宋文选》卷一七、《皕宋楼藏书志》卷七五
诗之作,与人生偕者也。
函愉乐悲郁之气,必舒于言;
能者述之,传于律。
故其流行无穷,可以播管弦而交鬼神也。
古之有天下者,欲知风教之感、气俗之变,必立官司,采掇而监听之。
由是张弛其务,以足其所思,乃能享世长久,弊乱无由而生。
厥后官废,诗不传,在上者不复知民之所向,故政化颠悖,治道亡矣。
诗之于时,盖亦大物,于文字尤为古尚,但作者才致鄙迫不扬,不入其域耳。
国朝祥符中,民风豫而泰,操笔之士,率以丽藻为胜。
曼卿穆参军伯长,自任以古道,作之文,必经实,不放于世。
曼卿之诗,又特震奇秀发,盖能取古之所未至,皏讽物象之表,警时鼓众,未尝徒设。
虽能文者累数十百言,不能卒其义,独以劲语蟠泊,会而终于篇。
而复气横意举,飘出章句之外,学者不可寻其屏阈而依倚之。
其诗之豪者欤!
曼卿资宇轩豁,遇事辄盳,前后所为不可计,其遗亡而存者才三百馀篇,古律不异,分为二册。
一日觞予酒,作而谓予曰:「子贤于文而又知诗,能为我序诗乎」?
予应曰:「诺」。
遂有作。
欲使观者知诗之原于古,卒于用而已矣。
徂徕石守道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