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赵先生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九
谨上书先生左右:介近得姚铉《文粹》及《昌黎集》,观其述作,有三代制度、两汉遗风,殊不类今之文。
曰诗赋者,曰碑颂者,曰铭赞者,或序记,或书箴,必本于教化仁义,根于礼乐刑政,而后为之辞。
大者驱引帝、皇、王之道,施于国家,教于人民,以佐神灵,以浸虫鱼;
次者正百度,叙百官,和阴阳,平四时,以舒畅元化,缉安四方。
今之为文,其主者不过句读妍巧、对偶的当而已;
极美者不过事实繁多、声律调谐而已。
彫锼篆刻伤其本,浮华缘饰丧其真,于教化仁义、礼乐刑政,则缺然无豛髴者。
《易》曰:「文明以止,观乎人文,化成天下」。
《春秋传》曰:「经纬天地曰文」。
尧则曰:「钦明文思」。
禹则曰:「文命敷于四海」。
周则曰:「郁郁乎文哉」。
汉则曰:「文章尔雅,训辞深厚」。
今之文何其衰乎!
去唐百馀年,其间文人计以千数,而斯文寂寥缺坏,久而不振者,非今之人尽不贤于唐之人、尽不能为唐之文也。
盖其弊由于朝廷敦好,时俗习尚,渍染积渐,非一朝一夕也。
不有大贤奋袂于其间,崛然而起,将无革之者乎!
唐之初,承陈、隋剥乱之后,馀人薄俗,尚染齐、梁流风,文体卑弱,气质丛脞,犹未足以鼓舞万物,声明六合。
章武皇帝负羲、轩之姿,怀唐、虞之材,卓然起立于轩墀之上,武功戢定海内,刮疵剔瑕,乾清坤宁,以文德化成天下,惊睶烛幽,雷动日烜。
韩吏部愈应期会而生,学独去常俗。
直以古道在己,乃以空桑、云和千数百年希阔泯灭已亡之曲,独唱于万千人间。
众人耳惯所听,唯郑、卫葇鏓之声,忽然闻其太古之上、无为之世雅颂正始之音,恍惚茫昧,如丧聪,如失明,有骇而亟走者,有陋而窃笑者,有怒而大骂者,丛聚嘲噪,万口应答,声无穷休。
爱而喜、前而听、随而和者,唯柳宗元皇甫卜李翱李观李汉孟郊张籍元稹白乐天辈数十子而已。
吏部志复古道,奋不顾死,虽摈斥摧毁日百千端,曾不少改所守。
数十子亦皆协赞附会,能穷精毕力,效吏部之所为。
故以一吏部、数十子力,能胜万百千人之众,能起三数百年之弊。
唐之文章所以坦然明白,揭于日月,浑浑灏灏,浸如江海,同于三代,驾于两汉者,吏部与数十子之力也。
今天子继明守成,道德高厚,功业巍然,直与唐并。
今卿士大夫垂绅曳组,森森布列,行义超然,直与唐比。
独斯文邈乎不可视于唐。
居上者点画语言,谋织章句,如彼画工不知绘事后素以为质,但誇其藻火之明、丹漆之多。
如彼追师不知良玉不琢以为美,但誇其雕刻之工、文理之缛。
载毫辇笔,穷山刊木,摸刻其文字,布于天下,以为后进式。
后进耳所习闻声名赫奕、位望显盛者唯是,不知前人有孟轲扬雄董仲舒司马相如贾谊韩吏部柳宗元之才之也。
目所常见制作淫丽、文辞侈靡者唯是,不知前世有三代、两汉、钜唐之文之懿也。
父训其子,兄教其弟,童而朱研其口,长而组绣于手,天下靡然向风,蜪以成俗。
吁!
无变之者,有以待先生也,如唐之弊,变之待吏部也。
继唐之文章,绍吏部之志,唯先生能,先生无与让。
先生识于天地相际接,学臻古今鄈奥,名节德范,人伦师表,所谓有之才,之志,之道,之文。
施之于一国之间,和风仁声,油然其洽矣;
施之于廊庙之上,皇猷帝功,卓然其成矣。
而命与才戾,四十始登一第,仕才得上农夫之禄料,不能得居庙堂之上,调燮元化,皋谟百度,其君,仁寿其民也。
天岂虚生先生于世哉?
传曰:「五百年一贤人生」。
孔子孟子孟子扬子扬子文中子文中子吏部吏部先生,其验欤。
孔子孟子扬子文中子吏部,皆不虚也。
存厥道于亿万世,迄于今而道益明也,名不朽也。
今淫文害雅,世教隳坏,扶颠持危,当在有道,先生岂得不为乎?
仲尼有云:「吾欲皏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深切著明也」。
先生如果欲有为,则请先生吏部,介愿率士建中之徒为李翱李观
先生唱于上,介等和于下,先生击其左,介等攻其右,先生掎之,介等角之。
又岂知不能胜兹万百千人之众,革兹百数十年之弊,使有宋之文赫然为盛,与大汉相视、钜唐同风哉!
《语》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不曰:「天之未丧斯文也」。
孟子不曰:「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盶行,放淫辞,以承三圣」。
扬子不曰:「后之塞路者有矣,窃自比于孟子」。
文中子不曰:「千载之下有绍宣尼之业者,吾不得而让也」。
吏部不曰:「释、老之害,过于杨、墨,吾欲全之于已坏之后,使其道由愈而粗传」。
盖知其道在己,不得而让也。
今者道实在于先生先生岂得让乎?
介窃痛斯文衰,道不充,力不足,不能救。
世有贤儒君子,天下所属意,岂特区区小子?
窃有望乎左右,先生留意焉,幸甚(《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二。又见《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五四,《圣宋文选》卷一六。)
与:原无,据右三本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