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庐山归宗禅院妙圆大师塔铭嘉祐四年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六、《武溪集》卷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禅师讳自宝庐州合肥人姓吴氏
生有奇相,幼不同俗,弱龄出家寿州普宁禅院,智柔大师授以经律。
初具戒腊,已抱出群之见。
蹑履游方,遍参知识,靳州五祖山戒禅师驸马都尉李公遵勖,素所友善。
丛林匠石,禅流所宗,见师之来,则曰大乘器也,许其入室。
置水投针,理存默识,得彼心要,声问翕然。
寻至筠州洞山,自唐而来谓之洞上,长老晓聪,有名江左,韪师通悟,堪嘱后事,乃白于州,愿以法度传之。
四方禅学,闻风远至,户外待次,每至宵分,檀施委积,库司常馀百万。
黄檗山者,唐相裴休所施庄田,旧赡五百馀众,近岁僧才数十,而饘粥弗充,移师总之,清众日增而资用丰足,其为人信向如此。
江南号为江山佳丽甲于天下,其岩岫峻拔,磅礴千里者,庐阜为最。
梵刹相照,其间名古佛道场者,山之阳则曰归宗,据云水之都要;
山之西则有云居,览泉石之幽邃。
皆学佛者之所辐凑,统领茍非其人,则去者半矣。
今丽正直院祖君无择河东部宪程君师孟并著好贤乐善之名,继守南康军,祖召师临归宗,程徙师主云居。
咸率群官列名而邀之。
所至选择名僧自随,为其羽翼,故学徒加众,厨廪加丰。
提唱宗乘,言出意表,啐啄之机,不涉名相,或纵或夺,遂至无言。
嗣其法而居师席、处名山者,不可胜数,其服人心如此。
厥后以舟楫往来,衣冠之士至星子者,咸欲见之,故再涖归宗,从众愿也。
其在洞山时,尝自甓寿藏,为终焉之计矣。
后二十岁,凡四徙禅席,而终于归宗。
乃知有才德者,无意于隐显,而人自归之,名自从之。
观师之出处,真无求于人,古之有道者也。
初以驸马李公荐其名而赐紫方袍,皇祐中特恩赐号妙圆大师
至和元年十月二十八日示疾,十一月一日斋毕,辞众端坐示寂。
十八日全身入塔,俗寿七十七,僧腊五十一。
既没六年,门人思以状来乞铭。
乃铭曰:
彼上人者,丛林独步。
激扬宗旨,慈心广度。
言发其机,俾之自悟。
人得其要,直趋觉路。
横杖而来,舍筏而去。
吁嗟妙圆,人天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