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宋故殿中丞黄公墓嘉祐七年十一月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武溪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公讳珙,字希珍,其先楚人。
春申之后,世居江夏,或系为公辅,或时号奇童,前史详之,此不复叙。
占名数于衡阳有年矣。
曾门讳璠,大门讳承禄,潜德不显,高蹈林泉。
考讳徘,乐道奉佛,中年戒杀,遂绝荤血,乡曲称为居士
公以清素自励,兼通内外典,而留意篇咏。
尝云:「圣世右文兴治,旁罗寒俊,家有令子弟,不可不训之以学,而起其家」。
当是时,子侄四人,悉趋党塾,义方之教,劘琢有成,公喜而为诗曰:「门自有子孙荣」。
章献太后上仙之明年,二子同年进士擢第
越再榜,犹子师尹继捷词科。
既而二子升朝,以禋祀恩及让官回授,五被命至殿中丞,朱衣银鱼,湖外向儒盛矣。
德门贤范,遂为称首。
公尝谓儒术以饰躬,佛法以理性,故其崇奉西教逾于先君,诵《金刚般若经》四万卷,虽资质方直,而好行阴德,每以善行诲人。
尝自吟曰:「但将贫作富,祇以道为怀。
有欲休持戒,无欺便是斋」。
君子谓之知言。
公以嘉祐七年二月辛丑,考终命于衡之私馆,享年七十五。
疾病弥年,精爽不乱,其奉行众善、无忘正念者欤。
太夫人许氏,其寿九十。
夫人许氏,累封长寿县君内助于公,下训诸子,主蘩之祀,著闺闱之则。
长子师道屯田郎中通判广州
仲子师说,举进士不第,先公二年卒;
季子师旦,屯田员外郎桂阳监使
承公积善,以取科级,谨于率履,咸以清白材干闻。
大司田君复深于佛性,栖心事外,有高世之风焉。
缘公及夫人年高,偕不乐远去庭闱,朝议韪而从之。
女适同郡郴州司法李日宣。
孙五人:长镇,次钧,太庙斋郎,广城、启期、锜。
女孙九人,重孙四人,重女孙三人。
其年十一月庚申,葬公于东郊里墅之东五里虎龙山先茔之中。
方葬有日矣,嗣子走其中亲进士罗友谅,持其郡倅都官莫君及所撰行状,伻来乞铭,表于墓阡。
顷岁某经制广西,大司田君时为倅,婉谋正论,日蒙开益。
公及夫人,皆板舆迎侍至郡,升堂获见,折节相欢,一日之素,于兹久矣。
及今经略广东,君复倅南海,盖以便于定省,故十年之间连倅二郡,不自以为滞,非孝诚发中,孰能如此?
秩满既归,罹此荼毒。
湖湘之间,岂无文士,特缘雅故,见托斯文,然虽藻思荒落,其敢辞哉?
铭曰:
为善致祥,乃天之常。
其身用光,其家用昌。
忠恕之贤,后裔绵绵。
立石松阡,以永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