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越州新学记治平元年五月 宋 · 张伯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两浙金石志》卷七、《会稽志》卷一八、《越中金石记》卷三、《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
治平元年夏四月丁卯越州新学成。
先时,学舍近市隘嚣,靡宁厥居。
嘉祐中,始于州东南隅得爽燥地,平衍高古,敞然一方,乔木渟水,有泮林之象焉。
始作大殿直庠门岿然,徙夫子旧像南面,颜兖公西向配坐。
东西两庑,图画七十二子洎二十有二先儒,、扬、文中四子之像。
其东庑之后,别为祠堂、斋宫一区,藏鐍祭器益严。
由殿后越敞庭,夏屋言言,环坐重席者可三四,揭之曰公堂,旦夕讲劝、岁时乡射之宅也。
由堂东西,翼于庠门,列为斋舍,甲乙以次,各有名版,学者居多益宁堂东。
学鼓之南书大榜,条其篇目,皆学中规,为之法也。
诸生服膺无哗,望之肃如也。
庚辰守将伯玉僚佐洎师儒宿于斋宫辛巳质明,用牢醴将币奉成于先圣先师。
既彻,遂升于公堂,与祭者咸坐,大约以乡饮之节发成之。
于时州人故老,堵立而叹曰:「伟哉学也!
我髫壮所未睹,逮黄发见之矣。
成是美俗,世为善良者,其在兹乎」!
于是序宾充然而进曰:「维东南,越为大州,今兹学又为东南最。
始州渤海刁侯择地卜筑基之矣,会解去;
继以紫微吴兴沈侯勇为之,仅完矣,又易地于杭,故迟之凡三年,君侯至而成之。
夫能以近而致远,俾后而知今者,莫如言。
昔者鲁僖公,叔世之诸侯也,能兴修学宫。
国人颂之,仲尼与之,洋洋之声,到今不绝者言也。
君侯立唐虞之朝,策名涖官,所至以职学为任,宜乎为我属为文词,刻于金石,俾声于无穷可也」。
伯玉固辞曰:「惟是寡学不敏,不敢赋」。
且逾月,不得免,因覃思摭实,作新学之诗,凡四章。
一章十有六句,言经始而成之也;
二章十有六句,言来学之盛也;
三章十有七句,叙学化之流行也;
四章十有二句,志其悠久抑又裨之也。
其词曰:
芒芒禹迹,越为大区。
重山复川,丕冒海隅
浸被王泽,惇古服儒。
服儒伊何?
新学鼎成。
邃殿高阁,广庑修庭。
有翚其檐,有觉其楹。
貌圣图贤,炳耀丹青。
岁时国祠,丕铄王灵。
夏屋长廊,分厥攸居。
咸有区处,式妥其徒。
其徒来学,向若云合。
执经而趋,震鼓发箧。
跻于公堂,师友攸摄。
礼乐是将,诗书是业。
涵泳道真,剔剪纷杂。
俾我善教,与时皆洽。
昔也学之未成,惟君子是营。
今也告厥成,惟庶民是听。
父诏于子,弟服于兄。
曰民之生,伥伥冥冥。
好恶靡别,惟学是明。
昔我门嚣,今也和平。
告我辩讼,今也靡争。
纳于善良,协于太宁,繄学校是兴。
稽山崔崔,越水涟漪。
新学有奕,君子所作。
惟大中是师,惟大化是裨。
不党不渝,不蔽不欺。
俾民弗迷,揭为声诗。
告于后人,俾长世无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