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修火祀奏康定元年十月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八、《国朝诸臣奏议》卷九一、《宋会要辑稿》礼一九之一○(第一册第七五七页)、《玉海》卷一○一、《群书考索》前集卷三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二六
臣伏以火正阏伯之祠在南京,国朝受命之地,自祖宗以来,未领祠官,切为朝廷惜之。
按《春秋传》,高辛氏之二子,长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
后帝不臧,迁阏伯商丘以主辰,故辰为商星;
迁实沈于大夏以主参,故参为晋星。
襄公九年《传》,陶唐氏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
且五行之官,祀为贵神,每岁五时祀之,谓之五祀。
火正又配食于火星者,以其于人有功,祭火星又祭之。
《汉书》曰:「古之火正,谓火官也。
掌祭火星,行火政
季春昏,心星出东方,而咮七星鸟首正在南方,则用火;
季秋星入,则止火。
顺天时,以救民疾」。
又《尔雅》云:「大辰,房、心尾也。
大火谓之大辰」。
《周官》保章氏之职,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之域皆有分星。
郑氏引十二次之分,则云:「大火,宋也」。
《左氏传》亦曰:「,大辰之墟」。
《汉书·地理志》:「,房、心之分野。
周分微子于宋,今睢阳是也」。
按《图经》云:「商丘,在宋城县西南二里,高八十丈,周回二百步」。
阏伯之祠,直当其上,盖房、心,天帝之明堂。
太祖皇帝于此受命,奄宅天下,以宋建号,以火纪德。
都梁,宋之郊,当房、心之次,则大火之精,阏伯之灵,拥祐福荫。
国家潜受其施者深矣,而传序四圣,享祀弗及。
祥符中,交修大礼,拱揖诸神,虽偏方远国山林之祀,不出经据偶在祀典者,尚秩王公之爵,增牲牢之品。
大火阏伯,国家蒙福之地,又陶唐氏火正,宋兴八十年,祠官不以闻,此有司之阙也。
又按《左氏》、《国语》,董因逆晋文公于河,公问曰:「吾其济乎」?
对曰:「君之出也,岁在大火阏伯之星也,是为大辰,辰以成善」。
又曰:「嗣续其祖,如谷之滋」。
韦昭以为:「辰为农祥,周先后稷之所经纬,以成善道。
子孙继续其祖,如谷之蕃滋」。
推此而言,则东方七宿,房、心通有农祥之称。
若因旧立古祠,除洁坛地,临遣近臣,对祭阏伯,不惟讲修火正,亦足以祈求年丰。
以陶唐之旧祀,祖宗之阙典,一旦陛下恢而复之,为万世法,诒厥子孙,永锡纯嘏。
臣不胜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