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因灾异言时政奏天圣五年九月 北宋 · 谢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
去年京师大水,败民庐舍,河渠暴溢,几冒城郭;
今年苦旱,百姓疫死,田谷焦槁,秋成绝望:此皆大异也。
按《洪范》、京房《易传》皆以为简祭祀,逆天时,则水不顺下;
政令逆时,水失其性,则坏国邑,伤稼穑;
颛事者知,诛罚绝理,则大水杀人;
欲德不用,兹谓张,厥灾荒;
上下皆蔽,兹谓隔,其咎旱。
天道指类示戒,大要如此。
陛下夙夜勤苦,思有以上塞时变,固宜策告殃咎,变更理化,下罪己之诏,修顺时之令,宣群言以导壅,斥近倖以损阴
而圣心优柔,重在改作,号令所发,未闻有以当天心者。
故水未复而继之以旱,此天所以诲告陛下也。
夫风雨、寒暑之于天时,为大信也;
信不及于物,泽不究于下,则水旱为沴。
近日制命,有信宿辄改,适行遽止,而欲风雨以信,其可得乎?
天下之广,万几之众,不出房闼,岂能尽知?
而在廷之臣,未闻被数刻之召,吐片言之善,朝夕左右,非恩泽即佞倖,上下皆蔽,其应不虚。
两汉日食、地震、水旱之变,则策免三公,以示戒惧。
陛下进用丞弼,极一时之选,而政道未茂,天时未顺,岂大臣辅佐不明邪?
陛下信任不笃邪?
必若使之,宜推心责成,以极其效;
谓之不然,则更选贤者。
比来奸邪者易进,守道者数穷,政出多门,俗喜由径。
圣心固欲尽得天下之贤能,分职受业;
宰相方考资进吏,无敢建白。
欲德不用之应,又可验矣。
今阳骄莫解,虫孽渐炽,河水妄行。
循依违之迹,行寻常之政,臣恐不足回灵意、塞至戒。
古者,谷不登则亏膳,灾屡至则降服,凶年不涂塈。
愿下诏引咎,损太官之膳,避路寝之朝,许士大夫斥讳上闻,讥切时病。
罢不急之役,省无名之歛,勿崇私恩,更进直道,宣德流化,以休息天下。
至诚动乎上,大惠浃于下,岂有时泽之艰哉(《宋史》卷二九五《谢绛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东都事略》卷六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九九,光绪富阳县志》卷二二。)
「故水」至「陛下也」:原无,据《东都事略》补。